关于从事校园文化传媒

关于从事校园文化传媒

ID:8483448

大小:98.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03-29

关于从事校园文化传媒_第1页
关于从事校园文化传媒_第2页
关于从事校园文化传媒_第3页
关于从事校园文化传媒_第4页
关于从事校园文化传媒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从事校园文化传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30整理:李家明关于从事校园文化传媒的相关知识关于从事校园文化传媒的相关新闻知识一、认识新闻一、新闻体的界定与作用(一)新闻体的界定“新闻”一词,早在我国唐朝时就出现了。唐人孙处玄曾说过“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新唐书》)。据资料记载,西方最早使用“新闻”一词的是苏格兰国王詹姆士一世。他于1423年旅行回来后对友人说:“我把可喜的新闻带给你。”他首次使用了“News”一词。不过,无论是孙处玄还是詹姆士一世,他们所说的新闻大抵是指新听到的事,与今天的新闻概念还不相同。到南宋《京本通俗小说》中,已把新闻作为“最近消息”解。162

2、2年创刊的英国《每周新闻》则以北(North)、东(east)、西(West)、南(South)四字的第一个字母拼成News来解释“新闻”一词,意指四面八方的消息。  关于新闻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有170多种。一位外国记者曾说,有多少个新闻记者,就有多少个新闻定义。因此,中外新闻界对新闻的定义五花八门,难以尽举。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强调“事实”。如徐宝璜说,“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新闻学》)。范长江认为:“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事实”(《记者工作随想》)。强调“报道”。较典型的是陆定一的看

3、法,他说,“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强调了“报道”、“事实”、“新鲜”三个方面,应该说算是比较全面的概括,因此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国内许多新闻学教材和写作教材长期沿用了这个定义。强调“传播”。如“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和传播”(1978年《辞海》)。 强调“信息”。如复旦大学宁树藩教授认为,“新闻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  以上几种均是较严肃的、较严格意义上的新闻定义。还有一种对新闻的界定,严格地说不是定义,它只是强调新闻的“反常”、“猎奇”这一面。如:“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4、博加特,美国《纽约太阳报》采访主任)“能让女人喊一声‘啊呀,我的天呀’的东西,就是新闻”(爱德华,美国堪萨斯州《阿契生布环球报》主笔)。而曾做过《纽约先驱论坛报》采编主任的斯坦利"瓦利克尔则认为,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妇女、金钱和私事──基础上的,与性、金钱和犯罪有关的事实的报道。  由于本书所涉及的“新闻体”主要指新闻报道体裁,故而我们对“新闻报道”的界定仍采用陆定一的看法,即: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二)新闻体的作用在新闻学里,从新闻学研究意义上来说,新闻又是一种信息,它是传达事物最新变动状态的信息。而这些

5、新闻信息在现代社会里,主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传递,通过大众传媒而传播的新闻信息就是新闻报道。因此,从这一点来看,新闻报道的作用首先是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在信息社会里,新闻的这种作用更加突出了。其次,新闻具有“意识形态”的特性。可以说,新闻事业一开始就与政治上层建筑有着密切的联系,只不过后来披上了商业的面纱而已。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鼓吹新闻自由,但这种自由不是绝对的,是有前提的。我们的新闻事业虽也走向了市场,成了信息产业,但同时也是上层建筑,新闻媒介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和“喉舌”30整理:李家明关于从事校园文化传媒的相关知识

6、。再次,新闻是新闻媒介的主体内容。如报纸版面内容,是由新闻、评论、副刊、广告四大部件构成的。这是我国《申报》于1872年提出的,至今仍适用。在这四大板块中,新闻在稿件的篇数上,在版次和版位上都占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报纸的销量、广告收入的多少以及整个报社的经营效益的好坏都要依靠新闻报道的质量高低。  二、新闻体的特征和分类  (一)新闻体的特征1、事实性新闻报道是以现实中新近发生或发现的客观事实为对象,是以客观事物最新变动状态的信息为内容的,因此客观事实的变动是新闻之母,是新闻的本源,离开了事实,新闻就不复存在。即便是新闻评

7、论,也是来源于新闻事实和对新闻事实的评论。新闻的事实性特征同时要求其内容是具体的,常说的“新闻六要素”便是从“事实”角度着眼,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at)、何因(why)、何果(How),简称“五W-H”。 30整理:李家明关于从事校园文化传媒的相关知识 2、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报道的生命和魅力在于向受众反映客观外界变动的真实情况,真实是新闻报道赖以发挥良性作用的基础和前提。新闻报道传递虚假信息,信息失真、信息误导会给受众的思想和行为带来严重后果;新闻媒体也会失去受众的信任,媒体自身形象和

8、利益会遭损害;新闻失实,还会助长弄虚作假的恶习,污染社会风气和新闻工作作风;新闻真实与否,还涉及党和政府的形象和权威的问题;从长远来看,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新闻是否真实,又关系到对历史是否负责的问题。因此,新闻工作者应高度重视新闻的真实性。  认识新闻真实性这一特征,要注意两点。一是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