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中国梦演讲稿:让每一位师生在这方润泽的乐土上幸福成长

小学教师中国梦演讲稿:让每一位师生在这方润泽的乐土上幸福成长

ID:8514134

大小:1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3-30

小学教师中国梦演讲稿:让每一位师生在这方润泽的乐土上幸福成长_第1页
小学教师中国梦演讲稿:让每一位师生在这方润泽的乐土上幸福成长_第2页
小学教师中国梦演讲稿:让每一位师生在这方润泽的乐土上幸福成长_第3页
小学教师中国梦演讲稿:让每一位师生在这方润泽的乐土上幸福成长_第4页
小学教师中国梦演讲稿:让每一位师生在这方润泽的乐土上幸福成长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中国梦演讲稿:让每一位师生在这方润泽的乐土上幸福成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教师中国梦演讲稿:让每一位师生在这方润泽的乐土上幸福成长教育是恪守师德的浸润,“我把心交给了孩子们!”那上善若水般的教育情怀让每个孩子在校园内有尊严的生活;教育是春风化雨的滋润,那一本本漂流书,收获的不仅有书香,更多的是公德、信任,是习惯、品行,是生命成长;教育是张扬个性的泽润,“校园达人”“童心悦动”“小讲师大讲台”……教师各展所能,学生各取所需,美好的人生在校园里逐渐朗润起来;“文明小乘客”“班级之星”“诵读之星”“书法之星”等多元的评价体系帮助我们的孩子迎来“放牛班的春天”。积极营造朗润深厚的育人环境,建立温润平和的师生关系,创设润而不燥的课堂

2、模式,体现和而不同的价值追求……我只能行走在教育之路上,且行且思,实践“树人百年,泽润千秋”的办学理想。  案例一:青松风骨展情怀,师德文化浸润童心璀璨  在##小学的两个校区内都有一棵高大苍劲的青松,青松郁郁苍苍,阴盖四方,他高洁、无私、坚韧的品行成了##人形象的象征,他谦逊质朴而又健美大方,信念坚定而又自由伸展的品质激励着一辈一辈的##教师“法青松正气,养学校精神”,博爱厚德的师德文化浸润着一代一代##学子的童心童年!  1.培育青松精神,积淀师德文化。组织师生以“青松风骨”为主题,举办专题研讨,设计校徽图案,多措并举培育“青松精神”,青松形象已成为

3、校园的精神标识,耳濡目染,引领老师们乐于奉献,淡泊名利,踏上以“我把心交给了孩子们”为内核的精神高地。  2.深入课题研究,完善师德文化。学校积极筹划涵盖师德师风建设的“和谐社会师生关系的研究”课题,将师德师风建设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以每月两期的《课题研究信息》为平台,设计师德学习专题,人手一册,作为教师必读资料。同时在手册上空有留白处,供大家撰写心得体会,并借助校园网展示优秀作品。学校先后推出了教师礼仪十条、我心中的好老师10条、课堂教学十要十不要、教师个人成长记录等研究成果,师生关系更和谐,师德文化在学校工作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3.打造特色

4、项目,提升师德文化。将师德教育与学生校园生活相结合,引领老师们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寻求更为高尚的价值追求。教师节前的“欢乐,在你我的眼神中”的特色项目,明确告诉学生:“老师不需要礼品和鲜花!一句热情的问候,一个灿烂的笑容,一份精致的贺卡,就是教师节最真诚的表达”;学校党总支开展的“三争三创三满意”特色项目,全体党员示牌上岗,亮出身份,树起形象,带动广大教师争当敬业先锋,争当爱生标兵,争当教学能手,让家长满意,学生满意,自己满意!  外在的约束与激励最终在润而不燥,温而不凉的精神沃土中转化为内在的自觉与需求,最终形成一种独特的##气质。教师崇高的人格对学生的

5、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奖励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平安果行动”——孩子们给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劳动者送上象征着平安和祝福的小小一个“平安果”,却温暖了一座城,学生在经历中懂得了感恩,知晓了回报;“文明小乘客”——不仅带动了校内学生乘车的文明,也带动了城市乘车文明。于子诚同学无私地帮助素不相识的灾区小朋友,并因此荣获“全国优秀少年”、江苏省首届“百名美德少年”、“江苏省四好少年”的光荣称号。童心璀璨耀凤城,这是##中心小学的光荣,更是学校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倡导用高尚的师德文化润泽童心童年结出的硕果。  案例二:团队研修盈智慧,师

6、能文化滋润生命成长  智慧的教学需要浓厚的兴趣,丰富的情感,潜心的学习和思考;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理念的引领,内因的驱动,外因的激励和鞭策。民主、开放、和谐的团队是教师师能提升和师生生命成长的智慧源泉。  1.倡导读书学习,夯实师能文化。自2008年,学校开展了承载着“传播、信任、分享”使命的图书漂流活动。营造“班级小书柜—学校阅览室—校园小书吧—家庭小书架—地方图书馆”系列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阅读环境。学校在校园内设立了开放书架,制定出管理方案,专门设计了漂流书标,印发“漂流寄语”和“留言天地”专用纸张供学生制作漂流书,引领着漂流活动从“班级管

7、理”向“自我管理”的过渡。“漂流书吧”,极大地满足了师生的阅读需要。为了让老师之间能互相引领和看到更多有价值的书,学校管理人员和全体党员将自己的书“漂”向校园。参与其中的人都可以分享到漂流过程中每一个“主人”撰写的读书心得,并一路守望漂流的全过程。这在无形中大大延伸了阅读的体验,增添许多阅读的乐趣。学校的"图书漂流",在2011年3月8日、9日,中央电视台分别在《晚间新闻》和《共同关注》栏目中曾作专题报道。图书漂流,就是一种倡议,一种影响,一种有意义的图书分享;图书漂流,漂流的不仅有书香,还有公德和信任;图书漂流,交换的是信任,传递的是尊重。学生收获的是

8、习惯,是品行,是生命成长!  2.加强集体研讨,辐射师能文化。首先我们从制度上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