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问题探究

新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问题探究

ID:8546076

大小:3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01

新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问题探究_第1页
新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问题探究_第2页
新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问题探究_第3页
新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问题探究_第4页
新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问题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问题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问题探究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新准则公布的背景下,资产减值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探讨。 Abstract:Thisarticlestudiesanddiscussestheproblemofassetsimpairmentindetail,mainlyaimsatthebackgroundofthenewguidelinesreleased. 关键词:新准则;资产;企业  1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基础研究 1.19资产减值的理论依据“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资源

2、,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而从企业持有资产的目的来看,把资产定义为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亦比较妥当,既然如此,当资产为企业带来预期经济效益的能力受到影响时,剔除那部分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资产,即提取适当的资产减值准备,才能使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项目更能符合其定义,而这也是谨慎性原则在资产计价上的具体运用,是对历史成本计价的修正。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归根到底是属于资产计价问题,计提资产减值正是顺应决策有用观的思路,对资产的原始成本按其现时价值进行调整以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更为相关的信息以利于决策。 

3、1.29资产减值的会计理论设计资产减值准则时需要遵循一定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原则,下面我将从资产减值准则设计时所需要的几个会计理论支柱来阐述。①产权理论。产权是一种以所有权为核心的财产权。根据财产权利指向对象性质不同可将产权分为原始产权和派生产权(如法人财产权)。原始产权是基于财产的原始所有关系形成的产权关系;而派生产权则是以原始产权为基础形成的。原始产权的资产减值会计体系研究性质决定派生产权的基本性质;派生产权以承认原始产权(即所有者)的权益为前提而形成,它具有自身独立的意识和权能。②受托责任理论。两权

4、分离导致了受托责任的产生,同时也导致了原始产权与派生产权并存的局面。会计也是由于受托责任的发展才逐渐产生并成为必要的,会计的本质是对受托责任的完成过程及其结果予以认定、计量和报告。③资产评估理论。对企业资产进行的价格评估行为即资产评估,是对资产的价值重新评价的过程。它实际上是一种对资产的价格判断,是对资产某一时点价格所进行的估算。④会计计量理论。会计计量是财务会计的一个基本环节,会计的许多理论和方法都会涉及会计计量,并且作为一种定量化的信息。综合来看,计量理论一方面为企业资产随时间的变动而发生变化提供

5、了理论依据;另一方面,资产计价作为会计计量的组成部分,资产的计量结果也是对企业资产减值的反映。 1.3资产减值准备的综述由于受历史遗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企业界普遍存在着高估资产价值的现象。因此,企业通过确认资产价值,可将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泡沫予以消化,提高资产的质量,使资产能够真实的反映企业未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同时,通过确认资产减值,还可使企业减少当期应纳税款,增加自身积累,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2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意义 2.1资产减值准备的内涵资产减值准备就是一种根据每一会计期内中企业各

6、项资产预计可能发生价值减损金额提取资产减值准备金并计入当期损益,通过当期收益予以补偿的会计处理方法。 2.2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意义在目前我国过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企业经营多元化的国情下,我国会计原则采用性谨慎原则,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充分考虑市场风险,高度重视资产减值问题,消除资产泡沫,保证资产质量,避免企业高估资产,低估负债导致的“虚盈实亏”,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及抗风险能力。在执行过程中,有关中介机构的表现也令人欣慰。 3新准则中资产减值准备理论的特点及影响 3.19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①确认时点。新准则

7、第四条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规定体现了灵活性和原则性的统一,要求企业在年度终了或资产负债表日必须对有关资产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必须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而平时会计期末是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由企业根据具体情况自主决定。②确认标准。主要分为永久性标准、可能性标准和经济性标准。永久性标准不符合“资产是能产生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这一观念:可能

8、性标准主要采用资产账面价值直接与界限比较,并不关注账面价值高于界限发生的可能性;经济性标准引入可收回金额的概念,我国采用的是永久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标准。③确认范围。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如果存在资产可能减值的迹象,应估计单个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如果不可能估计单个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则企业应确定资产所属的现金产出单元的可收回金额。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新准则没有采用产出现金单元的定义,而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采用了资产组和资产组合的定义。④确认方法。由于内外因作用,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