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山陵建筑的封建帝王意识批评

南京中山陵建筑的封建帝王意识批评

ID:8558113

大小:1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01

南京中山陵建筑的封建帝王意识批评_第1页
南京中山陵建筑的封建帝王意识批评_第2页
资源描述:

《南京中山陵建筑的封建帝王意识批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京中山陵建筑的封建帝王意识批评中国的封建专制社会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代最高统治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尽其可能,在生前就为自己修建豪华壮观的陵墓。 其中最出名的要数秦始皇,他几乎动用了全部国力为自己修建骊山陵,其奢侈华、壮观在中国古代史乃至世界史上都无出其右。秦王朝的灭亡也与他横征暴敛、凶残无道、大修骊山陵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在以后的历代中,著名的帝王陵墓还有汉武帝的茂陵,武则天的乾陵,明朝的十三陵和清朝的东西二陵。由于这些陵墓埋藏的无数的奇珍异宝,还发生过一些惊天动地的盗墓故事,如军阀孙殿英炸开东

2、陵,盗慈禧墓以及秦始皇陵壮观的兵马俑群的出土等等。如果你出西安,驱车去往咸阳国际机场,在渭北塬上,可以看到大大小小周秦汉唐许多帝王的类似金字塔似的陵冢,其壮观程度绝不亚于埃及法老的金字塔墓群,充分显示出了这群凌驾于塔尖的帝王们的权势和威严。    当中国的历史走入二十世纪,随着一系列的革命,革新,中国人在形式上终于告别了封建帝制社会,告别了***帝王的统治,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也从巍峨的皇宫中被拿赶了出去,雄伟的紫禁城改名为“故宫博物院”,任人观光游览,昔日的深宫大院一夜间实现了平民化。    孙中山作为民主革命

3、的先行者,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他一生倡导民主,平等和博爱,为之奋斗40余年,最后积劳成疾,病逝时才59岁。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民主先行者,民国政府决定在南京紫金山为其修建陵墓,历时4年修建完成后,还举行了极尽哀荣的奉安大典,葬地定名“中山陵”    先说中山陵的名来看,按照中国古代历朝封建墓葬文化的规制,平民百姓的墓称“坟”或“坟墓”;王侯的墓称“冢”;圣人的墓称“林”如孔林、孟林;帝王的墓称“陵”如明万历皇帝的定陵。以此看来孙中山的墓地定名“中

4、山陵”却有不当之处。    再从中山陵建筑群的形制来看,陵坐北朝南,傍山而筑,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依次为广场、石坊、墓道(同神道)、陵门、碑亭、祭堂(同明楼)、墓室。从牌坊到祭堂,共有石阶392级(当时中国人口为3.92亿),8个平台,落差73米。阶梯被用于烘托气氛的功用被发挥到了极致(参见刘心武《漫话阶梯》http://www.xici.net/b1112658/d89501633.htm),人为的拉大了谒陵者与墓主人孙中山先生的心理落差距离,使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一生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总统变得高高在上

5、,不可谓这长长的阶梯不是败笔中的败笔。    最后我们再考察中山陵周围的环境,它与明孝陵皆雄踞在紫金山的南面,两者并列而卧,一样的坐北朝南,一样的骨格非凡,只是中山陵居左而外观更为夸张,似欲与明孝陵一争高下,气势夺人。而此也令人怀疑,一生提倡革命,主张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的孙中山,最终怎么会沦落到与封建帝王去平起平坐,甚至争胜斗强,计长论短而煞费苦心!体现他博大心怀和崇高理想的“博爱”、“天下为公”和体现他毕生奋斗目标的“民族、民权、民生”以及“天地正气”等16个熠熠生辉、光芒万丈的大字,也似乎仅仅成了巍巍中山陵的配

6、角和解说词而已!    毫无疑问,孙中山个人是伟大的,但中山陵一定不是他一生追求的业绩,相信孙中山先生被埋葬于这样一仿效封建帝王模式的陵墓里,完全他是一代伟人的悲哀与反讽。孙中山先生的悲哀其实是陵墓工程的主持者国民党人的悲哀,他们将孙中山当作一位“帝王”来供奉尊崇,后来移陵所用的“奉安”二字,就是封建社会对皇帝移陵入寝的尊称,甚至这是当时国人的悲哀,中华民族何时才能走出传统的封建帝王等级意识呢?    本来,纪念像孙中山这样一位为中华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伟人,为其修建适当规模的陵墓,树立铜像,纪念碑,是完全必要

7、的,但最后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一座精雕细琢,历时4年,其规模,绝不亚于历代任何帝王的巨大陵寝。中山陵其规模宏大,气势壮观,一眼观去,整个紫金山从下到上,贯穿其中。步行要走20余分钟。这在现代世界的各国领导人的陵墓规模当中,也可算是首屈一指了。    孙中山在生前曾和人说过:想在他死后,在紫金山找块地方作为自己的陵墓。但修建如此规模宏大的陵墓,难道是他本人的真实意愿吗?    孙中山之后,在华人世界里面还有两座陵墓也值得一提,就是台北桃园的中正纪念堂和北京天安门的毛纪念堂。这两个纪念堂,相比中山陵,也丝毫不逊色。

8、早已是当地标志性的建筑。耐人寻味的是,修建这些纪念堂,也并非是其本人生前就着意而动工兴建,而是在其去世后由其执政党和政府决定修建的。    所以,从这些三大陵墓的修建历史可以看出,封建***意识,并不是随着民主革命的成功就立即消失的。封建帝王崇拜的潜意识,仍然深深占据着每个中国人的心,表达对一位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的最大尊敬的方式,竟然是逝者生前最痛恨的,最要打到和推翻的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