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浙教版七上《桃花源记》word教案

2012浙教版七上《桃花源记》word教案

ID:8576614

大小:2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01

2012浙教版七上《桃花源记》word教案_第1页
2012浙教版七上《桃花源记》word教案_第2页
2012浙教版七上《桃花源记》word教案_第3页
2012浙教版七上《桃花源记》word教案_第4页
2012浙教版七上《桃花源记》word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浙教版七上《桃花源记》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桃花源记【教学目标】1.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2.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及写作意图3.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4.准确、流利地朗读、翻译、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教学难点】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教学方法】1.诵读法本文语言简练生动、通俗流畅,教师可指导学生朗读、背诵朗读,首先要读得清楚,即句读分明,节奏合理;其次要读得流畅,语句流利,

2、音韵铿锵本文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还应注意读出对称感来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熟读背诵2.品读法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步品味,通过想像、描绘、分析、推理的活动,让学生含英咀华,探幽揽胜,着眼于学生想像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分析概括能力、鉴赏能力的训练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大家还记得七年级时学过的《饮酒》这首诗歌吗?(生齐背诗歌)那还记得这首诗歌的作者是谁吗?是哪个朝代的人呢?诗歌展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2、师介绍作者陶渊

3、明是一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诗人相传陶渊明在40多岁时在朋友的劝告和帮助下,曾第二次担任彭泽县令,在他上任81天时,刚好郡里的一个督邮下来视察工作,这个督邮是一个极度贪婪的家伙,他经常以视察作为借口,要下面的县令给他送礼,如果有谁不送或者送的不够的话,他就会栽赃陷害这个县令有属下对陶渊明建议要他“束带迎之”,也就是要穿戴的整整齐齐的,准备一份厚礼去参见这个督邮没想到陶渊明一听居然说:“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说完就挂冠而去,辞职回家了,从此以后,他再没有出来做官,一边读书,一边耕作,过着清贫的日子人们都感慨于陶渊

4、明这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清高精神,尤其是后世的知识分子,更是将这种精神奉为道德行为的楷模,成为千古佳话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今天让我们跟随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踏上快乐的"桃源之旅"吧!(板书标题、作者)二、自主学习生字词豁(huò)然开朗屋舍俨(yǎn)然阡(qi&129;n陌交通黄发垂髫(tiáo)便要(yao)还家诣(yì)太守刘子骥(--ji--)(1)古今词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芳草鲜美)交通古义:交错相通(阡陌交通)今义:(味道)新鲜今义:交通运输妻子古义:妻子儿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古义:与

5、世隔绝的地方(来此绝境)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魏晋)如此古义:像这样(说如此)今义:表条件关系的连词,不管(连词)今义:这样缘古义:沿(缘溪行)古义: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今义:缘故,缘分今义:延长.延伸津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今义:口液(2)同义词、近义词(1)具、威、皆、悉、并:(都)(2)言、语、云、道、认、经:(说)(3)要、延:(邀请)(4)穷、尽:(完结)(5)若、如:(如果)(6)未、无:(没有)(7)及、诣:(到)(4)通假字1、⑴具答

6、之⑵一一为具言所闻(“具”通“俱”:详细,详尽)2、便要还家(“要”通“邀”:请,邀请)3、处处志之(“志”通“志”:做记号,做标记)三、明确目标1.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2.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及写作意图3.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4.准确、流利地朗读、翻译、背诵课文四、初读课文、疏通课文理清情节1、学生放开声音,自由朗读,意在读通课文,培养语感(此处提出要求:“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朱熹语)2、请生朗读,要求咬准字

7、音、停顿恰当(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结合课下注释和词典,请同学们试着翻译课文,并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教师巡视1、请同学找出难译的语句,寻问优秀同学作答2、教师出示同学们未提到的字词,引导学生掌握词语古今异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等,但不宜细讲有些词语应尽可能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及相关知识,展开联想、加深理解3、请同学逐句翻译,教师适当点拨理清情节1、本文以“桃源”为线索来行文,故事曲折,每部分内容你能试着用几个字来概括吗?(逢)桃源——(访)桃源——(离)桃源——(寻)桃源2、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桃花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

8、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引导学生畅谈感受,比如:美、乐、奇等)五、品读课文、探讨主题1、想像桃源之“美”(1)指名朗读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2)提问: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美,你看”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请再次默读课文,勾画出描写桃源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