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湘教版地理八下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word教学案

2016春湘教版地理八下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word教学案

ID:8593297

大小:41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02

2016春湘教版地理八下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word教学案_第1页
2016春湘教版地理八下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word教学案_第2页
2016春湘教版地理八下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word教学案_第3页
2016春湘教版地理八下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word教学案_第4页
2016春湘教版地理八下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word教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春湘教版地理八下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word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第三节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教学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掌握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宗教等基本概况。2、知道大河源头和保护三江源地区珍稀野生动物的紧迫性。3、了解“高”、“寒”为特色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4、了解青藏地区丰富的矿产及本区主要的公路线、铁路线和主要城市。5、通过对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及人为景观的展示,让学生感受青藏地区的美丽、神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青藏地区“高”、“

2、寒”为特色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的影响、交通及资源。教学难点:青藏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高”、“寒”为特色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的影响。四、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图文结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五、教学准备:师课前搜集有关青藏地区的歌曲《天路》,青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图片,反映青藏地区交通变化的视频资料,并制作成精美的课件。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播放韩红《天路》,并幻灯播放大量青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图片、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五周年的相关图片。(如下图)(屏幕中描述的是我国哪个地区?说一说你所知道的这条铁

3、路线。)这节课就让我们乘上通往青藏地区的列车,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之一的青藏地区。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学习任务一:感知青藏地区。1、自主学习:结合P87的活动题,读图4-21并阅读教材P88-90的地图、图片和文字,回答:你知道了青藏地区的哪些地理知识?(主要是青藏地区的概况、三江源地区的珍稀动物和环境保护状况、农牧业、自然资源。或直接采用以下提纲。)〈一、〉概述1、位置:以西,以北,、、以南。2、范围:自治区、省、省西部3、地形:以为主,位于我国的第级阶梯上,平均海拔在米以上,号称“”。4、面积:约占全国面

4、积的。5、人口:仅占全国的6、民族:大部分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是族,多信奉教,著名的藏传佛教的圣地。〈二、〉自然环境的保护三江源:_____、_____、______的源头特有动物:_________、、等。〈三、〉农业和牧业1、主要农作物:、、、等。2、主要牲畜:、、。〈四、〉柴达木盆地的主要矿产有哪些?为什么称它为“聚宝盆”?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并提出疑难。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分析影响青藏地区农牧业发展的气候特点,探究: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业区应分布在哪里?当地小麦穗大、粒重、单产高,可信吗

5、?;探究方法:读下面两地气温资料,分析气温差异的形成原因,总结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地名纬度海拔(米)1月均温7月均温那曲(西藏)31°29′N4507-14.4℃8.8℃南京(江苏)32°00′N102.3℃28.8℃教师点拨:通过比较,那曲1月平均气温比南京第16.7℃,七月平均气温低20℃,其原因是海拔高,进而得出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高”和“寒”,因此,得出青藏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是气温低。地势相对地平,气温相对较高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成为主要的农业区。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前面学习的中国的太阳能资

6、源的分布,总结出青藏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进而理解当地小麦穗大、粒重、单产高的真实性。,探究结论:地势相对低平,气温相对较高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是青藏地区主要的农业区;当地小麦穗大、粒重、单产高的原因是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因此,可信。(二)、学习任务二:青藏地区的交通1、自主学习:播放反映青藏地区交通变化的视频资料,结合教材P91-92完成以下内容:(1)过去,青藏地区对外联系的方式有哪些?请你评价一下这些交通方式。(2)列举青藏地区的主要公路及起讫点。(3)说一说你所知道的青藏铁路。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

7、位交流并提出疑难。3、合作探究:青藏铁路的修建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通车后对当地的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教师点拨:结合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特点分析修建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结合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对当地的环境产生的影响。探究结论:修建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有:高寒缺氧、冻土层深厚,紫外线照射强等;对当地的环境产生的影响如:影响珍稀动物的迁徙,污染当地的环境,特别是污染水源等,因此,进藏的旅客要特别注意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三、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谈一谈你对开发青藏地区的设想。(学生讨论,教师点评,合理

8、即可。 四、总结梳理,归纳方法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见综合能力训练128-130页。附板书设计六、教后反思学后反思:我学习后的总体评价(很好、较好、一般)我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我学会的主要方法。我的疑难问题是。教后反思:。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