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5.1《曲线运动》word教案3

人教版必修二5.1《曲线运动》word教案3

ID:8621449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3

人教版必修二5.1《曲线运动》word教案3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二5.1《曲线运动》word教案3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二5.1《曲线运动》word教案3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二5.1《曲线运动》word教案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1曲线运动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知识和技能目标(1)知道曲线运动的受力特点,理解位移、速度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会在直角坐标系中研究平面内的运动2.过程和方法目标(1)复习一册相关概念,会根据物理量的意义思考问题(2)会通过描点、画轨迹的方法研究运动的规律。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养成以物理意义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的习惯。(2)养成观察、思考、操作合作的学习习惯。(3)养成自觉观察现象、思考问题、用课堂知识解释和分析日常现象的良好习惯。(4)养成就地取材、随手实验的探究精神。【教学重点】:1.平面内物体的运动的研究2。曲线运动条件的理解【教学难点】:用图像分析

2、二维运动;曲线运动条件的理解和运用【教学方法】:演示、引导、【学习方法】:思考、观察、实验、练习【教学用具】:带细线的小车、粉笔头、学生的随身物品。【教学过程】:复习:指定学生复述曲线运动的特点,指出每一句话间的因果关系。引入新课:演示用手提起连接小车的细线、匀速释放,则小车在竖直方向上下降,小车的运动可以用直线坐标系研究,若在释放小车的同时手向右匀速运动,小车在下降的同时,也随着向左运动,此时要研究小车的运动规律就需要建立直角坐标系。下面我们用直角坐标系定量的研究小车的运动情况。提问1:小车将向哪个方向运动?提问2:X轴、Y轴的正方向怎样确定比较方便?问题情景:匀速放线,使

3、小车在竖直方向上一0.2m/s的速度匀速下降,同时手向右运动,使小车随手向右以0.1m/s的速度匀速运动,研究小车的运动情形。提问3:t=0时,物体位于哪里研究起来比较方便?提问4:写出X、Y关于时间的关系式。X/mY/m研究思路提示:在坐标系中画出小车在各个时刻的位置,将这些点用光画曲线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到小车实际运动的轨迹。完成下表:画出图像t/sX/mY/m123提问5:现在知道小车的运动轨迹了,怎样能知道小车的运动是直线运动?a.从图像观察可知b.根据y与x的比值可以判断c。推导x与y的关系式可知。VyVxV根据X=0.1t得t=X/0.1代入Y=0.2t得Y=2Xd

4、。由速度矢量图可知。Vx、Vy都不变,可知合速度不变,及实际速度恒定,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提问6怎样能知道小车运动的速度?思路提示:(1)。有速度的概念,v=s/t,以前2s为例,求出位移s,进一步求出速度v(2)。根据速度矢量图课得。拓展:如果人手仍向右匀速运动,但加速放线,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加速运动,小车的运动还是直线运动吗?轨迹向哪个方向弯曲?讨论并发表看法。定性画出小车的运动轨迹。思路提示:1、从描点画轨迹的角度分析1.从速度矢量图角度分析。二、曲线运动的受力特点提问7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合外力吗?是可能受还是一定受?说明理由。演示实验: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重力和支持力

5、相互平衡,摩擦力忽略不计,则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即小车的合外力。为了直观起见,我将小车的运动在黑板上演示,同学们仍理解为小车在桌面上运动,即细线的拉力适合外力,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已知小车向右运动,欲使其轨迹向下弯曲,应该朝哪个方向拉细线?斜向上?向右?斜向下?向下?向左?斜向左上方?观察并归纳结论:曲线运动的合外力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并且指向轨迹曲线的内侧。【学生实验】:V0将课本倾斜放置,用粉笔头(或橡皮)贴着书沿水平方向抛出,思考粉笔头的轨迹应该是什么样子,两个人合作完成实验,观察并解释现象。摩擦力忽略不计。教师先演示,讲清实验情境、操作要求。然后学生完成。【随堂练习】

6、:F1F1F1F2F2F2F3F3F3图中曲线表示某质点的运动轨迹,应用曲线运动的受力特点分析质点在A、B、C三点合外力可能是哪个?完成后相互检查。【课后作业】:1.阅读课本,整理笔记2.课后问题与练习1、3、5【教学后记】:这节课在备课时遇到一些困难:一、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所用的长直玻璃管、条形磁铁等实验室中都没有,多媒体也不能用。二、新教材强调实验观察与理论推理相结合。但二者如何结合是一个问题。为了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我将红蜡块运动的演示实验改为用手释放带细线的小车,这样不仅解决了器材问题,而且更加形象和直观。在应用图像研究小车运动规律时,我直接指出小车同时参与了两个运动,即

7、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速运动,小车的实际运动是这两个运动的合运动,这样学生更能清楚地理解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关系,并能接受用平行四边形定则研究物体的位移和速度,有利于课堂知识的落实。讲解过程中,我还明确指出研究的思路:在二维图像中通过确定各个时刻物体所在的位置,可以确定物体运动的轨迹,从而可以进一步研究其它问题。这样可以解决教学的实效性问题。在研究小车合速度时,先从速度的概念分析,这是物理研究过程的基本思路,在课堂上渗透这一思想有助于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思想。本节课的拓展和学生实验既为巩固本节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