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第二册《割据与分立》word教案1

华师大版历史第二册《割据与分立》word教案1

ID:8630663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3

华师大版历史第二册《割据与分立》word教案1_第1页
华师大版历史第二册《割据与分立》word教案1_第2页
华师大版历史第二册《割据与分立》word教案1_第3页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历史第二册《割据与分立》word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一课割据与分立一、三国鼎立1、(1)教学目标A、知识与技能:认识黄巾起义爆发后的局面。B、过程与方法:通过阐释、朗读课文和对第十课的回顾,体会造成混乱局面的的各种因素的作用。C、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地方豪强势力的恶性膨胀,看它对中国发展的消极作用。(2)操作程序:朗读、划线与阐释(P42/1)——自学与互动(P42/“文献选读”)2、(1)教学目标A、知识与技能:知道曹操统一北方的基本史实;知道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B、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阐释和互动等过程,理解“官渡之战”曹操得胜的原因;理解

2、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初步感悟三分天下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C、情感态度价值观:训练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总结和归纳历史原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三分天下”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2)操作程序:资助解读(P45/练习与测评/1/第一文)——阐释、划线、自研与朗读(P42/倒3);划线、朗读与阐释(P42/倒2);同桌讨论或师生互动(论题:“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链接“探索与争鸣”)——划线与朗读(P42/倒1~P43/1、2);划线、阐释与朗读(P43/3)。自学(P43

3、/“名家史论”)。二、区域经济的发展1、(1)教学目标:A、知识与技能:知道中国经济中心开始南移。B、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划线、互动等过程初步探索中国经济中心南移的原因。C、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独立思考和多方面考察历史现象原因的学习品质。(2)操作程序:划线、朗读与互动(P44/1;PPT)。2、(1)教学目标:A、知识与技能:知道三国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况。B、过程与能力:主要通过讨论和互动,探索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C、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辩证地分析三国鼎立对中国社会发展

4、的影响的方法。(2)操作程序:划线、阐释、互动与朗读(P44/2、3、4;P45/1、2;PPT)三、练习与测评(参考答案)1、(1)曹操在政治上抑制豪强,得到中小地主阶级的拥护;“挟天子以令诸侯”,使自己处于有利的政治地位;广招天下真才实学之士;经济上实行屯田,努力发展辖区经济,不仅较有效地解决了后勤供应,且在一定程度上安定了社会生活,实力因此而迅速增强。除此之外,曹操根据敌强己弱的具体情况,采取后退一步,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作战方针。在防御作战中,能从被动中力争主动,指挥灵活;面临危局,坚定

5、沉着;善于捕捉战机,果断施行;善于听取部属意见,紧紧抓住奇袭乌巢这一关键环节,终于取得胜利。反观袁绍,政治上纵容豪强,兼并土地,任意搜刮,因而遭到人民反对。袁绍内部不和,又骄傲轻敌,刚愎自用,不能采纳部属的正确建议,迟疑不决。(2)赤壁之战,曹操自负轻敌,指挥失误,加之水军不强,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面前,冷静分析形势,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2、(1)A、北方地区,曹操曾在许县一带实行屯田;后来,曹操又下令在辖区内广泛推行屯田,这对恢复生产、发

6、展经济具有不小作用。B、蜀汉境内,丞相诸葛亮在兴修水利、开展屯田、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还积极推动煮盐、织锦等手工业的发展。他还致力于开发少数民族集聚的南中八郡(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地区),想方设法改变山地运输的落后面貌,创制了名为“木牛流马”的交通工具。这些举措对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民族融和作出了重要贡献。C、孙吴占据的江南地区,水稻种植、丝麻纺织、铜铁冶炼,瓷器烧造等都有明显发展。造船技术日益进步。当时,东南一带的崇山峻岭中散居着众多的古越人的后裔,称为“山越”。孙吴政权迫使他们出山,与

7、平原地区的汉族农民同居共耕,推动了山越人经济文化的进步,加速了平原沃野的开发。(2)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后,出于不进则退的忧虑,各方都致力于境内的经营与治理,在一段时间中形成了比较稳定而有序的状态,各方为增强自己的实力,因地制宜,大力推动各业生产,促使地方经济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四、探索与争鸣(原题改编过。参考答案纲要)1、西周分封制的长期影响。2、地区经济造成的地方意识。3、地方豪强势力的恶性膨胀。4、中央政权衰微混乱。5、黄巾起义爆发后,各地豪强以镇压起义为名,行争权夺利之实,形成各霸一

8、方,武装割据的局面。赤壁之战曹操失败刘备、孙权得胜三国鼎立割据的最终形成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史称“孙吴”赤壁之战A失败刘备、B得胜三国鼎立割据的最终形成C年,曹操的儿子D废汉建魏,定都E,史称“F”G年,刘备在H称帝,国号I,史称“J”K年,L正式称帝,国号M,定都N(今江苏O),史称“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