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四下《舞动的北京》word教案

语文s版四下《舞动的北京》word教案

ID:8676142

大小:1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4

语文s版四下《舞动的北京》word教案_第1页
语文s版四下《舞动的北京》word教案_第2页
语文s版四下《舞动的北京》word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s版四下《舞动的北京》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舞动的北京》教案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15舞动的北京设计思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个理念,在教学中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活动,体现在阅读实践中自读、自疑、自悟、互评、合作、探索的学习过程,构建一种自主探究、和谐合作的教学模式。教学中力求落实以下几点: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乐学好学。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优化课堂结构。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阅读文本与课外延展相结合

2、。教学目标:1.从“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体会灿烂的中华文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2、熟读课文,了解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图案及其象征意义。3、要求会认“徽、韵、协、届、乃、旨、媒”等7个字,会写“舞、徽、揭、讯、纱、协、乃、致、旨”等9个字,掌握“会徽、揭晓、通讯、协调、乃至、别致、主旨”等词语。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课文第三自然段,弄清“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图案及其意义。教学难点:从“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感受灿烂的中华文明。课前准备:搜集奥运小知识及历届奥运会会徽图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展示北京申奥成功系

3、列图片。2.是什么场面如此激动?如此振奋?(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3.你对奥运会有哪些了解?(1)学生汇报交流搜集的信息。(2)随着申奥的成功,奥运会徽就成为本届奥运的标志,我们的奥运会徽有哪些匠心独运的设计?怎样展示中国风采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会徽揭晓的一刻吧!(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内容?2.自学生字新词,师生交流。(1)生字的识写。学生分小组自由认读,交流识记方法,认真书写,教师相机点拨。(2)词语。揭晓:公布、发表。人头攒动:许多人拥挤在一起晃动。韵味:情趣、趣味。主旨:主要的意义、用意和目的。浑然一体:融合成一

4、个整体,形容完整不可分割。不约而同:事先没有商量,彼此的行为或言论完全一致。3.自由练习朗读课文。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1.学习第一自然段。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会徽公布的时间、地点和人们的心情。(抓住“人头攒动”“激动而又急切”等词语理解人们对会徽的关注。)2.有感情朗读。3.会徽就要揭开神秘的面纱,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四、布置作业、课外拓展1.采集自己最喜欢的语句。2.搜集历届奥运会会徽图案和设计理念。(第二课时)一、品读课文、理解内涵1.2008年8月3日晚上八点,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北京奥运会会徽终于掀开神秘的面纱,让我们一睹它的光彩面容吧。2.讲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5、展示课件第五屏)(1)读:用不同的记号画出描写会徽图案的句子和表示象征意义的句子。(2)说:小组内说说会徽是什么样的。(名称叫“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会徽由两部分组成。上部分是一个椭圆形的中国传统印章,上面是个向前奔跑、舞动双手迎接胜利的运动员的图案。人物造型是用篆体书写的一个新“京”字,下面是用毛笔书写的“Beijing2008”的字样和奥运五环标志。)(3)议:你认为会徽的设计怎么样?你找到哪些中国的特色?(中国的文字、篆体、毛笔书写、红色、中国印章)(4)赏:会徽的设计怎样体现出“动感与活力”“文明与历史”“奥运与北京”?(5)演:以志愿者的身份向大家介绍会徽。

6、(表达方法的总结:怎样介绍才有条有理?)(总分总的介绍顺序)3.齐读课文,内化情感。4.会徽的设计带来了怎样的反响呢?指名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抓住“无疑”“出色”“不约而同”等词句感受世人的赞美,并练习用“出色”和“不约而同”说一句话。)二总结课文、激发情感1.会徽的设计成功,坚定了中国人的信念,对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充满了信心!2.带着自豪感和自信心朗读全文。三课外延展、学以致用1.交流大家搜集的历届奥运会会徽。2.用学到的表达方法介绍这些设计巧妙的会徽。板书设计:舞动的北京~~~中国特色奥运精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