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名称:2007年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无答案试题试卷

试题名称:2007年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无答案试题试卷

ID:8765200

大小:2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07

试题名称:2007年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无答案试题试卷_第1页
试题名称:2007年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无答案试题试卷_第2页
试题名称:2007年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无答案试题试卷_第3页
试题名称:2007年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无答案试题试卷_第4页
试题名称:2007年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无答案试题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题名称:2007年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无答案试题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泰安市2007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1、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开始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真挚(zhì)贿赂乐不可支循规蹈矩(jǚ)  B.轻蔑袒露(lòu)适得其返按部就班  C.幅员濒(bīn)临紧俏商品拈(niān)轻怕重  D.矜(jīn)持融洽锲(qiè)而不舍怡然自得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张教授的报告非常具有吸引力,中途退场的听众真是凤毛麟角。  B.在毕业联欢会模仿秀节目中,张萍模仿的宋丹丹惟妙惟肖,活脱脱

2、一个宋丹丹。  C.“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言简意赅,寓意深远,在对比中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D.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脚踏实地,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可好高骛远。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B.能否根治网吧“顽疾”,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通过这次“个性作文”大赛,使他对写作的信心增强了。  D.有专家指出,运动过少是导致部分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原因。  4.下面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B.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收入《昌黎先生集》。  C.巴金是我国现代杰出的作家,他的《家》《春》《秋》合称《农村三部曲》  D.安徒生是丹麦伟大的作家,他为世界儿童写了许多美丽的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  5.古诗词填空。(5分)  ①山随平野尽,。(李白《渡荆门送别》)  ②,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现词人豪放气概的句子是,,。  ⑤写出与泰山有关的连续的两句古诗词(若写出课外的加1分):  6.写出一个含有“水”字的比喻句。(3分)      二、阅读

4、(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遂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晒①之日“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

5、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7.解释加点的词。(4分)  肉食者鄙  忠之属也  故不暇顾廉耻耳  朕当去奢省费  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9.甲文写战争,乙文写治国,但都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共同的道理。请写出你的理解。(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1题。(6分)  我看见他带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的走道铁道爬上那边月台,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在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6、,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眼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在向外看时,他已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的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看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0.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1.文中两次写到“背影”,其写法和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4分)  

7、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16分)  奇妙的共感觉  我们知道,人的感觉基本可分为五类: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很多时候,每种感觉系统都是在独立的执行着它的感觉功能。但是,科学家也早就发现人的感觉器官是互相利息、互相作用的统一体,任何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以后,都可能会诱发其他感觉系统地反映,他们于是将这种伴随性感觉称为“共感觉”或“通感”、“联感”。  对于共感觉的产生原理,美国一位神经科医生理查德•希德兹博士是这样解释的:主要是由于大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