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略谈

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略谈

ID:8834833

大小:6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09

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略谈_第1页
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略谈_第2页
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略谈_第3页
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略谈_第4页
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略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略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略谈——吴邦碧摘要:学生厌学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对学习毫无兴趣,把学习当做负担,把学习看做一件痛苦的事情,讨厌学习,不能从事正常的学习活动,是一种负面情绪表现。笔者主要就当前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原因、表现症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从家长和老师两个方面提出解决办法和对策。关键词:厌学原因对策引言我从事一线教学已经10余年了,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其间我发现现在学生厌学现象越来越突出,很多同事也有同感。笔者主要就当前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原因、表现症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从家长和老师两个方面提出解决办法和对策。现准备就这个话题与

2、同行们交流,提出个人粗浅的看法。一、学生厌学情绪的表现11学生厌学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对学习毫无兴趣,把学习当做负担,把学习看做一件痛苦的事情,讨厌学习,不能从事正常的学习活动,是一种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这种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思想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逃避学习。厌学问题已成为严重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厌学情绪和逃学行为是一对孪生兄弟。厌学情绪是逃学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逃学行为则是厌学情绪的极端表现。人们常把逃学和厌学联系起来。就笔者观察,厌学表现为很多种

3、形式,如:孩子变得不爱上学,不愿见老师,甚至每到上学前,孩子就谎称“肚子疼”、“头痛”等;有的孩子不愿做作业,一看书就犯困;即使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有的孩子虽然也在看书,却“看不进去”;不愿大人过问学习上的事情,对父母的询问常保持沉默,或者表现烦躁,或者转移话题,甚至直接和家长顶撞;上课时常打不起精神,课后却十分活跃,表现为“玩不够”。而逃学作为厌学的极端行为则主要表现为不去上学。二、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家庭方面的原因、学校及社会方面的原因。(一)学生自身原因这是由于学生本身的心

4、理特点决定的。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不稳定或心理承受能力欠佳,多见于神经过分敏感和性格内向的同学。他们本身对学习的期望过高,心理压力过大,精神过度紧张和疲劳,唯恐成绩下降。对考试和平时的学习信心不足,过分看重考试成绩,自卑心理严重。学习生活缺乏规律,学习方法不科学,不适应新的环境和老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做到劳逸结合,造成不良的身心状态。学生自身学习动机不强,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等等原因都会导致他们产生厌学情绪。这部分学生大多数学习成绩不佳,学习被动,对学习感到乏味。他们更感受不到学习带给自己的成就感和快乐,反而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但是迫于老师、家长的压力

5、,不得不每天背着书包到学校混日子。(二)家庭方面的原因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已属普遍,大多数家庭也只有一至两个孩子,许多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用“神童”11的标准去要求孩子,甚至强迫孩子在课余去学外语、背诗词、弹钢琴等等,一旦孩子达不到他们要求的标准,轻则骂,动辄严厉惩罚,使孩子心灵受到伤害,久而久之就对学习产生反感,甚或与家长对抗,有的还发展到因不堪重负而轻生。单亲家庭儿童缺少正常关爱。而留守儿童在农村学校所占比例很大,他们的父母为了生活外出打工,对孩子缺乏关爱,不能与老师及时沟通孩子出现的问题。导致部分学生因缺少父母的关爱、教育而

6、放任自流,没有正确方向的引导,多数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照看,由于代沟及看护者知识缺陷造成孩子性格孤僻,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压抑,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也有的家长虽和孩子在一起,但忙于自己的事业发展和赚钱养家,从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对孩子要钱给钱,要啥买啥,对于孩子的成长关心不足,孩子得不到情感上的支持与温暖,而家长一味的用物质付出作为资本来要求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些孩子吃喝不愁,学习成绩却每况愈下,孩子的情感需求是得不到满足的,学习体验是不快乐的,容易造成孩子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甚至逃学行为的发生。还有的父母自身生活态度消极,整天玩牌打麻将

7、,吃喝玩乐,无所事事,无所追求,从而影响到子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最后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天钟,进而导致厌学。(三)学校方面的原因学校评价体系不够完善,量化学习成风,唯成绩为上。不考虑学生的情绪反应。在传统教学体系中,要是没有分数,教师就像一个陷入敌阵而失去战斗力的士兵一样束手无策。“合作教育学”提出尝试不给学生打差分数或不打分数。他们坚信懒惰的学生比想象中要少得多,只有在学生遇到了力不胜任的学习任务时,他们才会变得懒惰起来。并提出对于思维能力和学习成绩处于低水平的学生,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分数,而恰恰是“自尊心”。一旦学生的学习受制于分数(特别

8、是低年级学生),没有智力活动的欢乐,没有认识的欢乐,就必然把学习变成一种枯燥无味的苦事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孩子一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