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赶海1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赶海1教案苏教版

ID:8874423

大小:1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0

三年级语文下册赶海1教案苏教版_第1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赶海1教案苏教版_第2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赶海1教案苏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赶海1教案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赶海教材分析:课文叙述了“我”童年时跟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课文共5个自然段。第2—5自然段,按活动的时间顺序具体记叙了“我”的一次“赶海”的过程:赶到海边到抓蟹、捉蟹到满载而归。学情分析:“赶海”是指海边的人在海边去捕捉捡拾海鱼、海蟹之类的东西。“赶海非常有趣的,以次为题,既突出了课文叙述的中心内容,又激发了读者兴趣,引人入胜。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中词语的借代意义。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时的赶海的

2、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以口头填空的形式说说对大海的印象。(--——————的大海)2.板书课题,理解题意。3.带着问题听录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二、初读课文,了解自然段大意。1.读课文,读准字音。(1)先读准课后生字的字音,再边读课文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2)出示词语,指导读准生字词的字音,重点指导2.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1)要求:把句子读正确、通顺,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复,不读破句。(2)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3.三读课文,了解自然段的大意。(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3、。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1.以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卡片。2.重点提醒“舅”、“载”的笔顺。3.指导书写。四、作业。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在《习字册》上描红。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读词语。2.多音字组词。载zǎi()zài()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二、精读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学习第1自然段。(1)听录音歌曲:《大海啊,故乡》。(2)理解“每当……便……”句式的作用。①强调指出童年时赶海的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②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3)指名朗读,评议。2.学习第2自然段。(1)自读课文思考:①文中哪个词表现了“我”赶海的迫切心情?②“我”初到海边,看到

4、了哪些有趣的情景?(2)讨论交流,指导朗读。①“闹”字表现了“我”赶海的迫切心情。指名试读,强调“闹”字。②我初到海边,看到了还水退潮的情景很有趣。a.指名读第2句。b.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浪花像人一样,好像不忍心离开,去了又回,非常有趣)c.指名朗读,评议。③我初到海边,还看到人们在沙滩上赶海的有趣场景。a指名读第三句。b画出表示动作的词。C这些动作用什么关联词连接起来的?d指名朗读,评议。3.小结第二自然段。过渡:第二自然段写了我看到的有趣的情景,第3自然段写了我在海边的活动。我在海边到底做了些什么呢?4.学习第3自然段。(1)默读课文,思考:我在海边有哪些活动?(2)讨论交

5、流。(3)自由读第3自然段,想想文中哪些地方有趣。(4)指名读第3自然段,加深理解,指导朗读。5.学习第4自然段(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2)理解“满载而归”“战利品”的意思。(3)指导读。6.学习第5自然段(1)指名读。(2)结尾再次出现歌词,首尾呼应,表达了小作者怎么样的感情?三、总结全文,朗读体会。1.总结课文2.有感情的朗读全文,体会小作者热爱大海的思想感情。四、作业。1.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2.抄写课后词语。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1.听写词语2.说出下列字的结构和偏旁。舅努痒虏载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评议。二、讨论写法、品味朗读。1.小作者是怎样把“赶海”这件事写的这

6、么生动的呢?(1)课文开头、结尾都用了《大海啊,故乡》的歌词,首尾呼应。抒情优美。(2)小作者把“浪花”“大虾”“螃蟹”当做人来写,生动有趣。(3)小作者用词很准确。2.我们没有赶过海,但读了这篇课文,我们都觉得赶海非常有趣,小作者的文章写的多好啊!小作者的文章写的多好啊!我们再来听一听课文录音,仔细品味品味。3.听课文录音。三、说话、写话练习。1.指名读课文后第五题,明确说话、写话要求。2.启发学生回忆参加过的活动,选出一种玩得最开心的活动,练习说一说。3.指名说,评议。4.同桌互说,互评修改。5.把说的话写下来。指名读,评议。四、作业。完成写话练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