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初学者应读的书籍

八字初学者应读的书籍

ID:8984792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4

八字初学者应读的书籍_第1页
八字初学者应读的书籍_第2页
八字初学者应读的书籍_第3页
八字初学者应读的书籍_第4页
资源描述:

《八字初学者应读的书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八字初学者应读的书籍《千里命稿》,此書是民國時期上海的韋千里先生所著,是他主講的命學培訓班的講義,成書時間在1935年。該書語言簡練、述理清晰,是講述子平命學概念的佼佼者,尤其是對五行、六神的性質講解,可以說是此書的精華,敘述得非常明了,讓初學者非常容易理解、掌握。此外,此書的評斷篇,基本上定出了現代命書的格式:看強弱、定格局、取用神、論喜忌、查歲運、推六親、評性情、斷事業。但此書也有不足的地方,如對六親的定論過於固定而有失靈活、十年大運上下各五年分看、性格分析以注重五行強弱而不是以十神心性去判定等等。韋先生當時雖然只有24歲,但蔣介石等當時的風雲人物都前往求教,可見韋氏

2、名聲之盛,儘管如此,卻並不代表韋氏當時的真正水平就很高,從最後的應運篇中,就可看出他的水平還不算很高,例如蔣介石的命就批得有問題。從入門角度看,此書的《五行篇》、《六神篇》、《補充篇》都是很好的教材《子平真詮》,清代乾隆年間的進士沈孝瞻原著。此書著重於對六神和八格用法上的變化論述,可以說把各種正格中取用神可能出現的情況都一一列舉出來,闡釋其用法,與任氏的《滴天髓闡微》相比,述理比較淺白易懂。民初的序言中,把該書的高度提至與《滴天髓闡微》齊名,其實,所謂“此中舊籍,首推《滴天髓》與《子平真詮》二書,最為完備精審,後之言命學者,千言萬語,不能越其範圍,如江河日月,不可廢者。?

3、??後學者研究命學原理,得此二書,不致誤入歧途。”這一句評價,只不過是寫序的方重審個人的一己之見。從書中內容看,充其量只能是一部比較完備的入門指導書,該書在理論高度方面遠比不上《滴天髓闡微》,只不過是對普通的理法問題討論得比較細緻而已。再版時徐樂吾先生對其進行評注,但其自身工夫有限,只是停留在理論研究上,而實際操作水平不高,所以其列舉的不少例子的取用方法都是錯誤的,如果學者沒有一定的分析水平,則會誤入歧途了。如果學者是先從《滴天髓闡微》入手,有相當基礎後再回過頭看《子平真詮》,更會覺得此書不值一曬了。《預言命學真解》,此書在80年代以前的臺灣命理界非常出名,與吳俊民的《命

4、理新論》並稱為現代命理的兩大著作。作者陳品宏,1949年生人,13歲從師學習命理,此書成書時間為1972年,陳氏當時只有23歲,真可謂年少多才,以本人的理解,他比24歲時寫作《千里命稿》的韋千里水平還高。書中內容以講授基本知識、理論為主,集合了多本古籍的入門知識精華後,再以淺白易懂的現代語言重新組織。條理清晰、立論精當是此書的特點,如果把此書作為入門學習的第一本教材,將會事半功倍、少走很多彎路。此外,書中還透露了不少作者多年積累的心得,如“寅月的調候”、“上等用神的看法”等。當然,此書也有不足之處,如對命局強弱的判斷,陳氏介紹以計算五行數量的方法,但他實際運用中又不完全是

5、這樣用,還結合了四季的氣令,有些初學者只學了個中皮毛,以為純粹用五行數量加減的簡單數學計算就可以了,結果錯誤百出。書的後記中作者曾說會有下集出版,但至今仍沒有見過,真是一大憾事,想來,陳先生在稍後的時間內,已經明白了“命理不能輕傳”這個道理了。《滴天髓闡微》,此書的來歷相信已經不用介紹了。四柱命理學可以分為理法和技法兩部分,而《滴天髓闡微》可以說是理法方面的高峰之作。子評論命的根本原理在該書中得到了完整、充分的闡述,而且作者在列舉大量實例引證的過程中,將各種不同的取用神方法滲透展示,體現了靈活、辨證論命這一子平八字的重要思想。此外,任氏在前人的積累基礎上,又把理論大大推進

6、一步,提出許多先賢未有或未明示的見解,如“不用之官盡可傷,不用之財盡可劫???”等,現代命理中所謂的“新派理論”,其實基本上源出此書,只不過在定強弱這一大基本點上與古人大相徑庭而已。本人多次閱讀此書,雖然書中也有個別值得商榷的地方,但絕大部分的內容是值得肯定和學習的,每次重讀,都能領悟到新的心得,如同一口取之不盡的甘泉,堪稱四柱命理學的一大基石。此書所透露的命理祕訣實在太多了,難以盡列,讀者隨著自身水平的不斷提高,會一絲一點地慢慢發掘、感受出來。《淵海子平》,這是第一部比較完整、系統地論述四柱命理學的著作,是宋代徐升根據當時命學大宗師徐子平的論命方法記錄下來的。可以說《淵

7、海子平》是四柱命理學的開山立派之作,所以四柱命理學就此被稱為“子平八字”。本人多次閱讀此書後,對此書的感覺是4個字──深不可測。學習命理到不同階段的學者,對此書都有不同的印象,初學者僅認為它是一本簡單的概念介紹書,中級讀者多注重此書大量論命歌賦的技法運用,而高級讀者???其實,此書非出自一人之手,乃集合成書前歷代的命理精華,經徐子平在實踐檢驗中進行揚棄,而保留下來的精華讀本。書中多次提出“靈活、變通地論命”這一符合辯證法規律的思想,在對自然規律的理解上達到了無法超越的高度。真正稱得上“後之言命學者,千言萬語,不能越其範圍,如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