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及其线式战术

古斯塔夫及其线式战术

ID:9002862

大小:3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4

上传者:U-5734
古斯塔夫及其线式战术_第1页
古斯塔夫及其线式战术_第2页
古斯塔夫及其线式战术_第3页
资源描述:

《古斯塔夫及其线式战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北方雄狮”——古斯塔夫及其新战术思想摘要: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GustafIIAdolf,1594—1632年)瑞典国王,统帅。天资聪颖,对政治、军事、历史、文学都有极大兴趣,懂得八门语言,一直以战神的形象被后人记住。有着瑞典王室固有的智力早熟和疯狂爱冒险的血统特征。他崇拜的对象是领导荷兰独立战争的军事天才——奥兰治亲王毛里斯。他在历史上首次将“职业化”、“正规化”和“现代化”引入了军队和战争,其军事创新成为欧洲军队的标准和楷模,其“全新战术”影响西方军事达一个多世纪之久。1631年在布莱登菲尔德战役中击败蒂利率领的神圣罗马帝国军,获“北方雄狮”称号。关键词:古斯塔夫线式战术全新战术古斯塔夫的新战术来自于对荷兰军队战术的改革,又经受了与波兰、俄罗斯人的战争实践的检验。古斯塔夫•阿道夫对荷兰战术体系的改进荷兰军队战术形成于16世纪末的一场荷兰人与西班牙人的战争中。荷兰人认真研究了古人关于古罗马军团的各种记载,对现行步兵部队的结构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荷兰新的军事体制。荷兰的开明领导莫里斯认识到,古罗马精巧设计的步兵队形,将所有部队成三线部署,每个部队成一线展开,这样,可以具体体现出预备队作战的思想。这种部署正好有利于击败成集团部署的西班牙步兵方阵。莫里斯取消了以3000人为一个集团的固定编制,取而代之为很小的战斗编组,并将它们部署成一线。刚开始时,每个线式队形编为10列的纵深,后来则变为由50人正面和5人纵深的长矛兵阵形。在一线部署的部队两侧,莫里斯各配置3个小组的火绳枪兵,他们4人为一排,前后共有10排。另外,他还留出60名火绳枪兵作为散兵火力队。他将这些有500人组成的步兵营部署成三线,这样,指挥官就可以根据战场态势的需要,将兵种搭配均衡的步兵部队作为预备队使用到相应的地点。这样一些规模较小的部队编组,也为下级指挥官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为更好地发挥这种部署的优势,满足指挥官对部队高度机动性的需要,莫里斯在部队中配置了较高比例的军官和专业军士,以控制部队的行进。由于军队部署成许多小的战斗阵形,这样,便于在战场上灵活机动地集中兵力对付进攻者的强点,或者对敌人弱点实施打击。但是,这却不便于整个军队的战场机动。尽管500人的步兵营比3000人的部队更容易机动,但要使这些步兵营在前进中保持整个军队的线式部署则不太容易。相比之下,指挥官要调动3000人的士兵集团部署成一个新的队形,往往要比将500人左右规模的线式队形调整为一个新的部署容易得多。非线式集团部署,可以采用瑞士方阵的有效做法在机动中保持队形不乱,而线式战斗部署,就像伊巴密农达在留克特拉会战中的纵深阵形,就很难在前进中始终保持其队形在一线,防止在其翼侧出现间隙。 为解决线式队形的战场机动问题,莫里斯采用了罗马军团的训练方法,甚至连指挥官的训练口令也照搬使用。这就使得荷兰军队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支训练有素的采用线式战斗队形的军队。莫里斯采用定期发放军饷的做法,这种做法是有支付军饷能力的荷兰政府所进行的一种革新。士兵们都能及时地拿到自己的薪水,又能得到很好的训练,同时,指派更多的军官在前面引导,那么,军队就可以克服新的线式战斗阵形在战场机动不便等困难,其优势就可以得到发挥。然而,在尼德兰战争中,会战的次数不多,因而,莫里斯针对西班牙步兵方阵战术而提出的新战术体系,没有在战争中得到全面的检验。年轻的古斯塔夫国王还是接受了荷兰人的战术思想。这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国王,多才多艺,精通德语、意大利语、荷兰语等数国语言,熟读古典著作,认真研读了古罗马和荷兰作者关于军队训练和线式步兵部署的有关著作。在实践中,他对荷兰步兵的线式部署也作了较大的改进。他将长矛兵部署为正面36人、纵深6排的长方形阵形,在长矛兵阵形的两侧各配置96名火绳枪兵,也是纵深为6行。这种浅纵深的部署反映了他想提高火力射速的愿望。由于采用了纸壳弹药筒,事先量好火药,这样,提高士兵在战场上的射速便成为可能。后来,他又以重量更轻、使用更方便的滑膛枪取代了火绳枪,并给士兵配发军服。此后,他组建了一支很有战斗力的军队。这支部队军事素质较强,纪律严明,凝聚力强,有较强的机动力,这些是西方军队自罗马时代以来所不曾有过的。为提高部队火力威力,古斯塔夫在滑膛枪兵中采用了并排齐射技术,缩小士兵之间的间隙,以若干排交替射击以保持连续火力。当所有的士兵装填完毕后,他将以往的纵深为6行阵形减少为3行,后面的士兵填补在前面士兵的间隙处。由于以往使用火绳枪时,士兵的手中都要拿着一根点着的火绳,同时,在装填火药时,还要避免另一名士兵手中的火绳靠近自己,因此,在战斗队形中,士兵间要保持一肘以上的间隙。这样,即使是原先安排最紧密的队形,士兵间也有足够的间隙空间保证后面的士兵可以前来填补士兵的间隙。由于使用了滑膛枪,士兵可以肩并肩挨着,原先的6行纵深变为了3行,第一行士兵跪着射击,第二行士兵弯下腰射击,第三行站着射击,这样,所有士兵就可以同时进行一次齐射了。按照古斯塔夫的战术思想,士兵的一次齐射就可以为经严格训练的长矛兵实施冲击作好充分的准备。用一位英国专家的话说,这样的一次齐射,不仅可以给敌人“更大的杀伤”,而且“还可以对敌人造成3倍于以往单排射击所带来的恐惧和震惊效果,可极大地挫伤敌人的勇气。道理很简单,对于一般人来说,一声持续时间长的惊雷所带来的震憾和可怕效果,会比10个间断的雷声的震憾和恐吓效果之和还要大。”古斯塔夫的战术变革不只是引进了荷兰的战术体系并加以改进,而且,他在步兵营中编设了一门小的加农炮以加大火力。这种加农炮可以发射三磅重的炮弹,更多的时候是发射一种葡萄弹或者是霰弹。这些葡萄弹或霰弹与滑膛枪弹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是三磅重的加农炮弹一次发射就可以产生有两打多的子弹。一匹马就可以拉走这种加农炮,在战场上,两至三人就可以搬走一门炮。古斯塔夫新战术的第一次应用古斯塔夫在17世纪20年代与波兰人的一次战争中尝试了他的新战术体系, 他的骑兵装配短手枪,作为轻骑兵使用。古斯塔夫在战斗中发现,波兰的老式重骑兵,手持长矛实施冲击撞倒了他的轻骑兵,刺死他的长矛步兵,致使他的步兵营成为以轻步兵的火绳枪兵为主。古斯塔夫并没有因此让骑兵重新使用长矛,而是将骑兵部署成线式的冲击队形,指示他们以前面一排利用手中火枪进行一次射击,而后再持马刀实施骑马冲击。骑兵自有了火枪以来,变得过于依赖手中的火枪进行火力战,每射击一次后则退回装填。尤其在德意志,骑兵不再像以往那样,手持马刀向步兵或其他骑兵实施冲击行动了。然而,根据古斯塔夫的新一代骑兵战斗条令的精神,战场上的轻重骑兵又将在相互对冲战斗中决胜负了。古斯塔夫新战术在布赖腾费尔德战场大放异彩在布赖腾费尔德战场,瑞典骑兵原地等待对方的攻击,以滑膛枪手的齐射火力迎战罗马帝国骑兵的手枪射击,骑兵则手持马刀实施短促突击。瑞典人以先进的滑膛枪火力压制了对方骑兵的火枪射击,而后手持马刀的骑兵则像以前的重骑兵一样实施冲击,造成震撼效果,击败了提利的军队中像轻骑兵那样依赖手枪射击的攻击行动。在这次会战,古斯塔夫的步兵线式战术,以及其骑兵不是依赖手枪进行射击而是持刀进行冲击的骑兵战术,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在会战中,古斯塔夫将瑞典军队部署成两线,以形成一个预备队用来保护军队的翼侧,这一点与古代的西庇阿和恺撒对自己军队部署中第二线部队的使用方法没有本质上的不同。这也说明,传统的方法仍具有传统的功效。提利在布赖腾费尔德战场上部署了3.4万名将士,最后只剩1.3万人。战后,他率领这些剩余人员向西撤退,渡过了威悉河(德意志北部一河名)。命殒吕岑,新战术永存在著名的吕岑战役中,当古斯塔夫从战线右翼回援中央过程中与队伍脱离,结果在与帝国军队的格斗中阵亡。古斯塔夫战死在疆场,但是,他的战术改革并没有因此结束。相反,他的军事改革及他在战场上的神勇表现确实深刻地影响了欧洲军事的发展,并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随着华伦斯坦吸收了古斯塔夫的战术改革基本原则的绝大部分内容,古斯塔夫的战术改革传遍了整个西欧。古斯塔夫对骑兵条令所进行的修改,强调骑兵与其他骑兵作战时的突击动作,成为了一种标准行动。虽然绝大多数欧洲骑兵在手枪的使用上比古斯塔夫所认可的程度要更广泛得多,但是,这种条令的修正只是使现有的骑兵恢复了其真正的多功能性。这种多功能性已经在16世纪后半叶的法兰西骑兵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例证。古斯塔夫变革中最长久的影响就是使步兵在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步兵成为了战场上的主要力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