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大脑机制研究的进展

情绪大脑机制研究的进展

ID:9032355

大小:3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5

情绪大脑机制研究的进展_第1页
情绪大脑机制研究的进展_第2页
情绪大脑机制研究的进展_第3页
情绪大脑机制研究的进展_第4页
情绪大脑机制研究的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情绪大脑机制研究的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情绪大脑机制研究的进展【摘要】 文章综述情绪大脑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情绪的脑机制——大脑回路,包括前额皮层、杏仁核、海马、前部扣带回、腹侧纹状体等。前额皮层中的不对称性与趋近和退缩系统有关,左前额皮层与趋近系统和积极感情有关,右前额皮层与消极感情和退缩有关。杏仁核易被消极的感情刺激所激活,尤其是恐惧。海马在情绪的背景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前额皮层和杏仁核激活不对称性的个体差异是情绪个体差异的生理基础。情绪的中枢回路有可塑性。【关键词】 情绪前额皮层杏仁核海马    情绪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保证着有机体的生存和适应,对个体的学习、记忆、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情绪也是个体差异的来源,

2、是许多个性特征和心理病理的关键成分。近年来,随着神经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有以电信号为基础的方法(EEG、ERP),以功能成像为基础的方法(PET、fMRI),允许更准确地测量大脑的结构和机能。这些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当代情绪研究的前沿学科——感情神经科学(Affectiveneuroscience)。它是考察情绪和心境神经基础的生物行为科学的分支,与认知神经科学类似,但是集中在感情过程上[1]。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研究表明,情绪是由大脑中的回路所控制的,它们整合加工情绪信息,产生情绪行为。   下面重点介绍人类情绪的中枢回路,情绪中枢回路的个体差异,以及情绪中枢回路的可

3、塑性等方面研究的进展。.   1情绪生理机制研究的历史背景   情绪心理学的现代理论开始于美国心理学家和哲学家James。他(1890)[2]提出“事件发生时的知觉导致身体变化,对身体变化的感觉就是情绪。”他的情绪理论可检验两个重要的成分。第一,对刺激的生理反应是情绪体验的前提。这一观点改变了20世纪情绪研究的进程,导致对不同情绪自主状态的研究。第二,在情绪体验中卷入的是感觉和运动皮层区域,没有大脑中枢。   Cannon(1927,1929)[2]对James的观点提出质疑,怀疑情绪没有大脑中枢这一观点。他提出,内脏器官对不同种类刺激的反应是不明确的,不能解释情绪体验中的

4、快速变化。Cannon的两个实验研究表明,刺激内脏并不一定引起情绪状态质的变化;用外科手术分离内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情绪行为没有改变。   Cannon的观点激起研究者对情绪神经回路的研究。Papez(1937)[2]提出情绪回路包括下丘脑、前部丘脑核、海马和扣带回皮层。MacLean(1949,1952,1993)[2]提出边缘系统的概念,认为海马、杏仁核在情绪体验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Papez和MacLean的理论激励研究者寻找情绪的具体而复杂的神经回路。   同时,James的观点引起许多研究者试图揭示不同情绪状态的自主特殊性。特别是对一些消极情绪,如恐惧和愤怒的研究

5、,一些证据支持这样的特殊性观点。然而,Schacter等人(1962)[2]的一个实验表明唤起和认知结合起来是形成特定情绪的两个必要成分。   Levenson(1992)[2]综述了几个研究,表明自主神经系统差异主要针对消极情绪。在悲哀、愤怒和恐惧状态中可以看到心率加速,厌恶状态中可以看到心率减速。绝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外周自主变化太粗糙,不能决定情绪体验。   Lang(1995)[2]的研究表明图片诱发的积极和消极感情之间有自主神经系统差异。许多研究者[2]报告,感情强度的自我报告和自主输出的量之间有关系,尤其是皮肤电指标表现明显。   从外周对情绪进行区分的研究从来没

6、有获得真正的进展,这使人们注意到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性。LeDoux(1994)[2]提出区别情绪的位置在大脑而不是外周。   2情绪的中枢回路   情绪由大脑中的一个回路所控制,包括前额皮层(prefrontalcortex,PFC)、杏仁核(amygdala)、海马(hippocampus)、前部扣带回(anteriorcingulatecortex,ACC)、腹侧纹状体(ventromedialstriatum)等。它们整合加工情绪信息,产生情绪行为。   近年来,许多文献表明,有两个基本的情绪和动机系统或者积极和消极感情形式,分别是趋近和退缩[2]。Davidson等

7、人(1999)[3]把趋近系统描述为促进欲求行为和产生特定的与趋近有关的积极感情类型,如愉快、兴趣等。退缩系统有利于有机体从厌恶刺激源撤退或者组织对威胁线索的适当反应,产生与撤退有关的消极情绪,如厌恶和恐惧等。各种证据表明,趋近和退缩系统是由部分独立的回路执行的。   2.1前额皮层   动物和人类的大量资料显示PFC的各个部分与情绪有关。灵长类动物的PFC可分为3个子分区:背侧PFC(DLPFC)、腹内侧PFC(vmPFC)、眶额皮层(OFC)。而且,PFC的机能具有不对称性。左PFC与积极感情有关,右PFC与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