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研究现状评价及建议

智慧城市研究现状评价及建议

ID:9036380

大小:11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5

智慧城市研究现状评价及建议_第1页
智慧城市研究现状评价及建议_第2页
智慧城市研究现状评价及建议_第3页
资源描述:

《智慧城市研究现状评价及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智慧城市研究现状评价及建议胡冬雪(同济大学)●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智慧城市架构主要包括智慧基础设施层、信息网络支撑层、智慧服务层、智慧应用层四个层次。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让城市更智慧,让生活更美好。智慧城市不但被认为是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对于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针对智慧城市发展理论、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现状、智慧城市发展战略等方面开展了众多的研究,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实践奠定

2、了基础。一、智慧城市理论研究有待深入智慧城市建设对产业转型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许多城市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的手段。国外早在2000年左右就开始了对智慧城市的关注,对智慧城市理论和建设实践研究也在逐步深入,特别是欧盟在2007年就提出了一整套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并付诸实施,但对智慧城市概念、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各国学者在理论和实践认识上还有差异。而我国对智慧城市的关注起始于2008年IBM提出的“智慧地球”战略并把“智慧城市”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我国学者对智慧城市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国内

3、外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的阐述,通过对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综合或分析提出我国或某个特定城市(区域)的智慧发展策略或宏观建议,我国学术界、实业界和政府部门对“智慧城市”概念和内涵的理解多基于IBM在《智慧的城市在中国》白皮书中给出的定义,并根据IBM提出的智慧方案,我国许多城市已进入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阶段,尤其是我国城市对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的热情高涨,缺乏针对我国实际需求和要素禀赋的智慧城市理论和方案指导。二、智慧城市实践研究为理论构建和经验借鉴提供了参考在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主要对欧盟(瑞典的斯德

4、哥尔摩、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英国的伦敦、丹麦的哥本哈根等)、北美洲(美国的纽约和迪比克)、澳洲(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和亚洲(新加坡、日本、韩国和中国)的一些国家和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或典型智慧工程进行了阐述。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实践涉及的主要工程包括智能交通、智慧环境、智能电网、智慧医疗、智能建筑、智慧政务、智慧管理等。从国外智慧城市建设实践来看,智慧战略与规划、政府引导和示范工程、智慧技术的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是智慧城市建设成功的关键。总体来看,目前智慧城市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各国的智慧实践也多处于智慧规划

5、实施过程中,或单个智慧工程实践成效凸显阶段,还没有哪个城市或区域全面实现智慧化。但世界各国智慧城市的探索性实践为未来智慧城市理论构建奠定了基础,也为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实践提供了经验和借鉴。三、智慧城市实施战略理论研究匮乏从目前的研究来看,针对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智慧城市架构、智慧城市构建方案、智慧城市建设模式、智慧城市建设路径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还比较匮乏,多数都是在对国内外智慧城市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从理念上归纳或总结时稍有涉及。通过对多篇文献的归纳和总结,提炼出这些文献的共有观点: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让城市更智

6、慧,让生活更美好;智慧城市架构主要包括四个层次:智慧基础设施层、信息网络支撑层、智慧服务层、智慧应用层;智慧城市构建方案涉及到的领域主要包括智慧生活、智慧管理、智慧经济、智慧环境、智慧移动、智慧安全等;智慧城市建设模式主要为单一领域示范带动发展模式;智慧城市建设路径主要为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这些实践经验的总结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能够实现由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螺旋上升循环。四、未来研究建议1.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理论和体系的研究中国进入城市社会和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构成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两大

7、背景,然而这两大背景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差异,因此在中国建设智慧城市必须要有适应自身需求的理论支撑。为了既能紧跟世界创新发展的潮流,又能服务于自身发展需求,推动中国国家影响力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应当贯彻“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信息安全”的基本原则,而不是成为商业性技术的盲目追随者。在世界同一的技术市场之下,中国的智慧城市战略与其他国家的差异何在;在世界不同国家的城镇化历程中,中国面临的问题与其他国家的差异何在;这些差异对中国智慧城市战略构建将会提出什么样的要求?这要求对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理论和体

8、系进行研究,以解决发展中国智慧城市所迫切需要理解的关键性理论问题。2.深化智慧技术研究中国与先期城镇化国家相比具有时代背景和技术背景上的巨大差异,其所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中国在进入城市社会时,面临着与150年前的英国、90年前的美国并不完全一致的城市问题和问题解决方式。因此需要研究中国特定空间背景下的城市社会特征,从社会驱动的角度研判中国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为应对国情需求而对技术发展进行哪些引导。中国自身的文化积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