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沟播与垄作高效栽培技术--李向东

小麦沟播与垄作高效栽培技术--李向东

ID:9039382

大小:10.16 MB

页数:66页

时间:2018-04-15

小麦沟播与垄作高效栽培技术--李向东_第1页
小麦沟播与垄作高效栽培技术--李向东_第2页
小麦沟播与垄作高效栽培技术--李向东_第3页
小麦沟播与垄作高效栽培技术--李向东_第4页
小麦沟播与垄作高效栽培技术--李向东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麦沟播与垄作高效栽培技术--李向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麦沟播与垄作高效栽培技术李向东博士/研究员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报告提纲一.国内外小麦保护性耕作发展历史与现状二.我国小麦生产的资源环境压力和技术需求三.小麦沟播简化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进展四.小麦垄作节水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进展一、国内外小麦保护性耕作发展与现状起源1934-35年美国的“黑风暴”唤起了人们对传统耕作的思考:农业生产是不是必须进行土壤耕作?1.国外对保护性耕作的认识美国的定义:保护性耕作的前身叫“免耕法”。以秸秆残茬覆盖度为标准,一季作物之后地表留茬覆盖至少为30%为保护性耕作。秸秆覆盖度〉30%15-30%〈15%保护性耕作(垄作、带状少耕,耕作类

2、型传统耕作耕作、留茬耕减少次数作、免耕)(ConservationTechologyInformationCenter)CTIC带状耕作免耕垄作国际上保护性耕作的类型世界保护性耕作栽培的发展逐步兴起(20世纪30-40年代)传统机械化翻耕措施造成水蚀风蚀《犁耕者的愚蠢》(美国爱德华·福克纳)问世反对传统的犁耕种植法土壤耕作农机具和缓慢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后)耕作方法改良受限因素为除草和秸秆还田技术快速推广(20世纪80年代以来)提出少耕、免耕和配套机械、除草技术等迅速发展深松保护性耕作法墨西哥阿根廷巴西世界免耕沟播栽培技术澳大利亚小麦免耕墨西哥玉米免耕墨

3、西哥大豆免耕作物起垄栽培:用特定的农机在田间形成垄作物种植在垄上诺贝尔奖获得者NORMANBORLAUG博士高度评价作物起垄栽培技术,称之为“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和“新的革命”。主要推动者-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起垄栽培技术流程整地播种出苗情况苗期追肥后期田间作业2.我国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和认识保护性耕作泛指通过土壤少耕、免耕、地表微地形改造技术及地表覆盖技术,通过“少动土”、“少裸露”,达到“适度湿润”和“适度粗糙”等土壤状态,从而达到减少农田土壤侵蚀、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目的的可持续农业技术。东北玉米垄作西北丰产沟华北小麦免耕沟播我国保护性耕作的技术原理少免

4、耕垄沟专用配套地表覆盖栽培管理技术机具技术技术少动土、少裸露、松紧适度保土培肥节水稳产/高产增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我国保护性耕作栽培的发展试验探索(20世纪70年代)新疆阿克苏农垦六团试验站首创水土保缓慢发展(20世纪80-90年代)持耕作受限因素为免耕机具、农民认识等全面推广(20世纪末至今)保护性耕作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节本增效、轻简栽培等成为潮流保护性农业小麦免耕沟播栽培技术流程小麦免耕沟播栽培技术现场—洛阳孟津2014-2015出苗率提高1.4%,越冬期土壤水分高1个百分点,每亩增产28.7公斤。小麦起垄栽培技术流程二.我国小麦生产的资

5、源环境压力和技术需求资源环境压力巨大——财政投入持续加大;水资源短缺——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代价问题;——农民增收与农业增效问题。据水利部、中国工程院等预测,在不增加灌溉用水的情况下,2030年全国缺水量将高达1300-2600亿m3,其中农业缺水达500-700亿m3(灌溉用水640亿m3)。农业用水必须维持零增长或负增长,才有可能保证我国水安全与生态安全。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对水资源利用的要求•维持目前农业用水(灌溉3600亿m3)确保生产5.4亿t粮食,必须将我国灌溉水利用率从0.45提高到0.56,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从1.0kg/m3提高到1.2kg/

6、m3;旱作农田降水率从45%提高到55%,作物水分效率从0.45kg/mm.亩提高到0.55kg/mm.亩。•农田灌溉水利用率必须每年以0.8%的速度递增、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每年以1.2%左右的速度递增;旱作农田降水利用率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每年必须以0.9%左右的速度递增。任务艰巨我国农业节能减排的重点区域农机节能减排:耕作方式调整,节水技术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厄尔尼诺•干旱•高温•暴雨现今小麦栽培主攻方向的思考安全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刚用用经农产持农性水肥济业业续业需高高高高化发、求效效效效需展经需求需济求求、生发持社存展续会需需需求求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本质上

7、是个经济问题,但支撑粮食持续增产是科技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在农作物持续增产过程中资源利用效率能够相应提高,实现农业增产与资源高效、环境改善同步发展。现今小麦栽培主攻方向的思考科技部农业部有关研究表明,单产增加中有35%~45%归功于技术进步的作用:●优良品种所占33.8%;●先进的耕作栽培技术占34.1%;●植物保护等防灾技术占14.2%;●土壤改良等生态治理技术占17.9%。单产提高--良种?化肥?耕作方法良法√为先三.小麦免耕沟播技术案例--豫中南雨养区年均降雨量小麦季降雨量160014001200)1000mm800600400年均降雨量(2000198

8、1198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