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太极拳名家李和生

当代太极拳名家李和生

ID:9062564

大小:181.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4-16

当代太极拳名家李和生_第1页
当代太极拳名家李和生_第2页
当代太极拳名家李和生_第3页
当代太极拳名家李和生_第4页
当代太极拳名家李和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太极拳名家李和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当代太极拳名家李和生,深得拳学真谛,功夫炉火纯青。与人交手似入无人之境,把对手当作皮球玩。引进落空一触即发,高大魁悟的壮汉,被他轻轻一碰,连滚带翻弹出丈外,真是神奇不可思议。李和生老师说,真正的太极拳法,不用外力,完全运用内气功力。以意带劲、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周身一体。神经系统支配力量,一动无有不动。太极拳以内练为主,抱球桩是培养内气的根本,是成就拳术力量的基石。推手散打,完全是内气的作用,跟肌肉拙力的强弱没有任何关系。灵敏神经,培养新力,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巧妙应用力学原理,就能牵动四两拨千斤。李和生太极拳内功绝技

2、演练视频【一】http://video.sina.com.cn/v/b/44875956-1872097305.htmlhttp://video.sina.com.cn/v/b/44917930-1872097305.html李和生太极拳内功交流研讨会视频【二】http://www.56.com/u58/v_NDgwNTYyMzE.htmlhttp://www.56.com/u19/v_NTcxNjAwNTY.html李和生太极拳内功力学原理(播客专辑)太极拳内功推手视频【三】http://you.video.sina

3、.com.cn/a/4608892-1872097305.html<<扬式太极拳八法囗诀>>掤劲义何解如水负行舟先实丹田气次要顶头悬全体弹簧力开合一定间任有千斤重飘浮亦不难捋劲义何解引导使之前顺其来势力轻灵不丢顶力尽自然空丢击任自然重心自维持莫为他人乘挤劲义何解用时有两方直接单纯意迎合一动中间接反应力如球撞壁还又如钱投鼓跃然击铿锵按劲义何解运用如水行柔中寓刚强急流势难当遇高则膨满逢洼向下潜波浪有起伏有孔无不入采劲义何解如权之引衡任尔力巨细权后知轻重转移只四两千斤亦可平若问理何在杠杆之作用挒劲义何解旋转若飞轮投物于其上脱

4、然掷丈寻君不见漩涡卷浪若螺纹落叶堕其上倏尔便沉沦肘劲义何解方法有五行阴阳分上下虚实须辨清连环势莫当开花捶更凶六劲融通后运用始无穷靠劲义何解其法分肩背斜飞势用肩肩中还有背一旦得机势轰然如捣碓仔细维重心失中徒无功太极拳名家李和生名片李和生,北京市人,北京市炎黄传统医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市现代管理学院东方武学馆馆长,北京市吴氏太极拳研究会名誉副会长,中国嵩山少林寺武术协会顾问,美国中医药研究院教授,日本中日友好协会名誉理事。其生于一九二六年丙寅岁次,幼时聪颖夙慧,上学路上常拟老拳师之拳姿,仿之而惟妙惟肖,手眼身法步,有板有眼,

5、俨然名家所传。时事戎潘继起,随之日寇入侵,国运乖戾,其虽难圆武学之梦,然凌云之志已铭刻于心。生平经历李和生先生祖居北京,1926年生。由于受北京市井社会的影响,自幼好武。他在上小学时,就利用课余时间,背着家人去街头巷尾观看卖艺人的“武把式”。时间长了,对练武人的招势模仿得惟妙惟肖,还真有点像名家们所传的样子。可能是天意,在他20岁时恰遇当时名贯北平的“李氏三杰”之嫡传弟子唐夙亭大师,随其学形意拳和八卦掌。这一学就是七八年。由于天赋极高,对形意拳及八卦掌的基本功法,掌握的得心应手,行起拳来,真有劈如斧,钻如电,崩如箭,横

6、如弹的味道。上世纪中叶,他又拜在吴式太极拳名宿杨禹庭高足王培生大师的门下,学习吴式太极拳。这一学就是二十年。其中,除了跟随王培生大师学吴式太极拳外,在恩师王培生离开北京的一段时间里,追随师爷杨禹庭继续深造。由于李和生先生孜孜不倦的习武精神,深得这位北京吴式掌门人的钟爱,使得一代武术名宿倾囊相授。李和生先生也尽获吴式门“以心行意,以意导气,按窍运身”的武学精髓。为了探索太极拳“四两拨千斤”之奥秘,和“反璞归真”、“虚静为本”、“空空迹化归乌有”的太极武学精髓,他并没有以此为满足。他还利用那段特殊的“风云浮躁”的历史之隙,

7、不辞辛劳地游奇山,访古刹,寻找高僧与贤人,习武论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游访中,巧遇一位高僧。在谈话中,知晓这位高僧也是一位学武之人,两人又都是游侠,竞有相见恨晚之感。相识投机,故而边谈边试手。在试手中,此僧也听出了李和生的功夫,遂挨身过招。这一过招,使李和生好不震惊,真可谓“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就像有一股潜能入骨三分,想过不能,想脱不得。然而,高僧也看出了李先生的心思,却温文尔雅不露声色地撤手相脱,并说:“先生手不空行,好功夫”!李和生喜出望外,深感这是一位高僧,他那轻盈灵动之功,正是他所要寻求的。心想,此僧的内

8、功不正是老子所讲的“及吾无身,我有何患吗?自人道以来,不知与多少名人高手交锋,觉得自己身手还不错。可与此僧相比,真可谓“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山外有山,人上有人”。三人行必有吾师。自1946年拜唐夙亭大师学形意拳起,时隔八年之后的1953年,他又拜全国武林名声显赫的“天下独步第一人”,吴式太极拳大师王培生为师,一学又是二十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