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二中2011届高三第十次月考

湖南省株洲二中2011届高三第十次月考

ID:9069698

大小:22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16

湖南省株洲二中2011届高三第十次月考_第1页
湖南省株洲二中2011届高三第十次月考_第2页
湖南省株洲二中2011届高三第十次月考_第3页
湖南省株洲二中2011届高三第十次月考_第4页
湖南省株洲二中2011届高三第十次月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株洲二中2011届高三第十次月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秦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最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隐患的措施是()A.建立皇帝制度B.确立三公九卿制C.推行郡县制D.推行察举制2.下列关于儒学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汉朝董仲舒倡导的儒学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B.唐太宗以儒为师,大办学校C.儒学在宋代发展为理学,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D.明朝李贽主张儒家经典为“万世之至论”3.下图标号区域中的民族与今天的少数民族渊源关系对应正确的是()唐朝后期疆域

2、和边疆各族的分布A.①裕固族②满族③藏族④蒙古族B.①满族②裕固族③藏族④白族C.①裕固族②满族③蒙古族④苗族D.①满族②裕固族③白族④藏族4.下列事件与郑成功收复台湾性质相同的是()①浙江台州九战②雅克萨反击战③平定三藩之乱④平定噶尔丹叛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③5.如果你在清朝前期巡游江苏,不可能看到的景像是()A.苏北农村种植了棉花B.苏州有较大规模的丝织工场C.苏南有工商业市镇D.市场上流通着大量的外国商品6.近代中国率先提倡、实践“师夷”之说的是()A.林则徐B.魏源C.李鸿章D.

3、洪仁玕7.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A.建立近代海军B.兴办新式学校C.创办近代工业D.选送留学生出国8.从《马关条约》的危害看,最有利于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条款是()A.赔款B.割地C.设厂D.开埠9.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不包括()A.是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B.主张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C.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D.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10.四位同学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评价,形成下列四种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A.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B.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

4、发展C.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纲领D.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11.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A.突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B.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C.完成了红军的战略转移D.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12.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和国民政府先后发表抗日通电和自卫宣言,共同的基本态度是()A.都表示两党合作,共同抗战B.都表示要发动群众,驱逐日寇出中国C.都表示决心抵抗日寇的侵略D.都希望国际组织出面调解中日争端13.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中共争取实现的主要政治目标是()A.参加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B.揭露美蒋阴谋

5、,避免全面内战C.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D.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1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①改变管理模式②克服平均主义③解放生产力④全面改变所有制性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15.下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列应是()①南京长江大桥②康藏、青藏、新藏公路③宝山钢铁公司④大庆、胜利、大港油田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④①③D.②③①④16.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相比,正确的是()①都是思想解放运动②都描绘了资产阶级统治的理想蓝图

6、③前者侧重于个性解放,后者侧重于强调理性④前者实质是主张复兴古典文化,后者实质是宣扬资产阶级文化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17.法国君主立宪派对法国的初步改造,主要表现为()①颁布1791年宪法②颁布《人权宣言》③对奥地利宣战④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A.①②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8.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特点的决定性因素是()A.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亚洲B.亚洲地区经济结构变化C.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D.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19.下列对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错误的

7、是()A.是赢得三年国内战争胜利的保障B.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C.对经济发展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D.是战争环境下采取的应急措施20.二战后期,苏、美、英三国首脑通过战后合作宣言的会议是()A.华盛顿会议B.德黑兰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21.下列关于联合国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发展②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和世界贸易组织③总部先后设在瑞士日内瓦和美国纽约④主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A.①②B.②③④C.①④D.①③④22.20世纪50~80年代,日本和德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同

8、原因有()①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②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③通过马歇尔计划接受经济援助④废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因素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23.新加坡和韩国在工业化过程中获取资金的相同途径主要是()A.利用金融贸易获取资金B.依靠资源出口换取资金C.大力吸收外国资本D.依靠转口贸易积累资金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题号答案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1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4题12分,第25题14分,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