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b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op58

肖邦-b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op58

ID:9079262

大小:6.29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8-04-16

肖邦-b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op58_第1页
肖邦-b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op58_第2页
肖邦-b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op58_第3页
肖邦-b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op58_第4页
肖邦-b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op58_第5页
资源描述:

《肖邦-b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op5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肖邦第三钢琴奏鸣曲:肖邦的第三钢琴奏鸣曲,B小调,Op.58,作于1844年夏天,这首作品仍是肖邦与乔治·桑一起在诺安时创作的,献给波尔德伯爵。共四个乐章:1.庄严的快板:第一主题开始时进行曲风格,但不久便雾气茫芒,加入了悲叹,美丽崇高的第二主题冲破悲叹,又诱导出如歌的旋律。哈聂卡称这个旋律有“早晨的清香”,它扩大后,变成“玫瑰花园”。2.谐谑曲:极快板,优雅而轻快。主旋律与第一乐章第一主题有关联性,中间部为主要部分的应答。哈聂卡形容这个乐章“犹如被微风吹着的山茱萸,急躁、可怜,又轻快地摇摆”。3.最缓板

2、:具有夜曲特征,尤其中段,冗长而甜美。尼克斯说,“这中段令人想起,在很长的美丽的梦中某处,忽然觉醒,有作者自己恍惚的容貌。与其说这是作曲,不如说它是幻想。”4.极急板:终乐章不但华丽而且充满热情,与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有异曲同工之妙。《b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PianoSonataNo.3inbMinorOp.58,作于1844年夏天,题献给波尔德伯爵。这部作品仍是肖邦与乔治•桑一起在诺安时创作的,基本情调是明朗的抒情,其发展的结果是欢乐的、乐观的和肯定生活的。其规模更壮大,是肖邦作品中最大型的乐曲,更富

3、于有机的同一性,包含了肖邦的各种才智。它包括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b小调,4/4拍,奏鸣曲式。肖邦在这里使用了非常丰富的主题素材,以致尼克斯认为“足够多数作曲家作成数乐章的乐曲”。第一主题具有非常容易发展的材料,作品开始是在进行曲风格的和弦支持下重重的奏出,是肖邦特有的那种刚毅果断的形象。激昂的“呼声”与严峻、有力的进行曲音调交替出现。随着半音阶的出现,加入了悲叹、苦闷的情绪。这是苦痛和心慌意乱的形象,与第二主题的旋律形成强烈的对比。当美丽崇高爱抚似的第二主题呈现时,在柔和的、夜曲式的琶音伴奏背

4、景下,真挚如歌的旋律显得特别动人。它冲破了苦闷,使悲叹也烟消雾散。哈涅卡称这个旋律为“早晨的清香”,它扩大后,变成了“玫瑰花园”。展开部中对两个主题均进行了发展,这在肖邦的作品中是非常少见的做法。在再现部中,只重视了第一主题的一部分,很像一首爱的抒情诗。其尾声很短,其中喜悦的心情和力度急速增长,最后是几个响亮的、凯旋的和弦。这个简短的结尾预告了末乐章豪迈、乐观的尾声。40第二乐章,谐谑曲,甚快板,降E大调,3/4拍,三部曲式。这是优雅而轻快的,相当有自制力的谐谑曲。优美的八分音符在上下左右无休止地来回运动

5、,没有任何疲倦的感觉。其头尾两段均匀、轻盈、快速的进行造成一种印象,好像在听众眼前闪过一些虚无缥缈的明朗的形象。这个主题与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有联系。中段是对谐谑曲部分的应答。严谨质朴、圣咏般的和声,庄严宽阔的基本旋律,并与之相呼应的、柔和真挚的内声部音调,这一切都表达了凝神沉思、安详平静的心情。中段中间出现了好像从远处传来号角般的八度,添加了一丝惴惴不安之情,但立刻又回复了宁静沉思的气氛。这是思想感情十分深刻但表现得非常含蓄的意境。肖邦在这段音乐中刻划了人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的崇高静穆的感情。哈涅卡形容这个乐

6、章“犹如被微风吹着的山茱萸,急躁、可怜,又轻快地摇摆”。第三乐章,广板,B大调,4/4拍,三部曲式。这是另一组明朗的、浪漫的形象,有夜曲的特征。乐曲最初的四小节把坚定不移的、同度进行的“呼声”与温柔如歌的“回答”作了一个戏剧性的对比。主部是崇高、纯洁、静穆、庄严的化身,使人想起《c小调夜曲》Op.48-1,清晰的旋律线条由匀整得几乎象进行曲一般清晰的伴奏衬托出来,当然它是沉思性质的,没有《c小调夜曲》的凄厉悲壮。E大调的中段冗长而甜美,圣咏般的和声与谐谑曲的中段遥相呼应。这个音乐形象的“田园性”是毋庸置疑

7、的(与其同类的是格里格《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清晨》)。与其说是大自然景色的描写,不如说是人的内心世界的刻划。比起凝神沉思的主部来,这个中段有更多的真挚的抒情、浪漫的默想和梦幻。再现部中变形的伴奏使其更加明朗、清彻。出色的尾声是肖邦真正“象说话般”的喧叙调。这是沉思的主部的结论,简短扼要,但有一缕哀愁。肖邦与乔治•桑二人当时陶醉在甜蜜的爱河中,充满了幸福。尼克斯对这段音乐解说:“这中段令人想起,在很长的美丽的梦中某处,忽然觉醒,有作者自己恍惚的容貌。与其说这是作曲,不如说它是幻想更为恰当些。”同时也有

8、人对这段音乐持不同看法:“这段广板可以说是肖邦缺乏幸福的灵感最适当的例子。旋律有着凡庸的感觉,而且低音部的伴奏型是跳跃的,非旋律型的。”第四乐章,甚急板,b小调,6/8拍,回旋曲式。终乐章不但华丽而且充满热情,与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有异曲同工之妙。最初的几个小节打破了笼罩在谐谑曲和广板的安详、抒情的气氛。开始的几个威风凛凛、号召性的和弦给主题的出现作了准备。第一主题决定了末乐章的基本性质,它激昂又坚决,节奏平稳坚定,音调雄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