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和方法

ID:9087105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7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和方法_第1页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和方法_第2页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和方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和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和方法一、论证的结构方式  论证的结构方式,就是对议论文全文的合理安排和设计。它与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侧重点不同。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侧重于所有议论文的共性,即基本具备的大体框架。而论证结构则侧重于论证的思路,侧重于论证过程中的内部结构安排。  要安排好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动笔之前,需要认真分析文章所要阐述的观点和材料,弄清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合乎逻辑的思路。写议论文常犯的毛病是不能将观点和材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只是把材料一个一个地罗列起来,忽略了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文章结构松散,缺乏说服力。究其原因,即在于对

2、观点和材料缺乏分析与研究。  若想更好地阐明中心思想,正确地论证观点,用文章内在逻辑力量来“征服”读者,必须认真地、合理地安排议论文的论证结构。  论证结构主要分为以下四种:  1.并列式结构方式。在论证思路中,或者是把分论点并列起来,或是把论据并列起来,这就是并列式。把分论点并列起来,是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例如施东向的《义理、考据和辞章》这篇文章,就分别从义理、考据和辞章三个不同方面加以论证,前两者属于文章的内容方面,后者属于文章形式方面,它们之间又是并列的。为了充分地摆事实、讲道理,有时候就需要把几个不同角度的论据并

3、列起来。例如吕叔湘先生的《错字小议》中就从常见的错字,因形近或者音近造成的错字,引古籍疏忽造成的错字,语意相反的错字,难以发现的人名和数字中的错字,正和误和平共处的错字以及校勘中的错误等几个方面,论证了“错字造成阅读上的困难,程度不同”这样一个道理。  并列式形式上的标志是,几个并列的层次或段落后面一般标以“第一”、“第二”等或“首先”、“其次”等。  2.正反对比式结构方式。在论证思路中,把两种事物(或意见)加以对比,或者是用另一种事物(或意见)来烘托某一种事物(或意见),这就是对照式。  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毛泽东的《

4、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将两种互相对立的态度对照地讲”就是典型的对照式:用主观主义态度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进行对照。此文不仅有宏观的结构上的对应,更有内容以至词句上的对应,堪称对照式的典范。  3.递进式结构方式。在论证思路中,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这就是递进式结构。它的特点是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变更。一般议论文采取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体现了层进式结构的特点。例如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一文,即先提出中心论点,再列举自由主义的十一种表现,接着再进一步分析自由主义的危害性、思想根源,最后提出克服自由主义的办法——从现象到本质

5、,层层深入,步步推进。  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人们常常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顺序展开论述,因为它符合一般人的思维规律、认识规律。  4.纵贯式结构方式。在论证思路中,先总说后分说,先分说后总说或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这就是纵贯式。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一文就是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先总说“反对党八股”(主张“以毒攻毒”),后分说党八股的“八大罪状”,再总说“党八股”的危害性及反对“党八股”的重大意义。  就一篇文章来说,有的论证思路是单一的,有的是综合的。一般情况下,写议论文不是单纯采取单一的论证结构方式,而是几种论证结构方式的综合运用。至于选取

6、哪种论证结构方式最为适合,那要依据论证的内容而定。  二、论证的方法  论证的方法就是论述和证明论点的方法。要想写出一篇好的议论文,必须懂得一定的论证方法。如果有一篇议论文是这样的:开始提出论点,接着摆出一两个事例,然后小结,这样的文章即使观点明确、事例恰当、结构完整,人们读后往往还是觉得道理讲得不透,内容贫乏单薄,文章苍白无力。其中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常用的论证方法有:  1.例证法。就是用典型的事实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也就是常说的“摆事实”。人们说“事实胜于雄辩”,可见这种方法是最具说服力的论证方法。它的目的,在于证明生活中确定存在某种

7、现象,并通过归纳推理,从中引出结论——文章论点来。  运用例证法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使用具体的事实做论据时,不可过详。那些具体的描写,只能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使文章不再像是一篇议论文。应该知道,议论文中“举例”的目的,是用来作为论据证明论点,“过详”的事例,只能使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变得不那么直观。当然,叙述事实也不能简洁到说不清事实的程度。  二是使用例证法时,如要列举较多事例应注意角度的变换,不应总是同一类材料的罗列。  三是使用例证法时不要有例无证,忽略论证环节。应注意把道理讲透,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论据和论证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举

8、出事例的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和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和方法一、论证的结构方式  论证的结构方式,就是对议论文全文的合理安排和设计。它与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侧重点不同。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侧重于所有议论文的共性,即基本具备的大体框架。而论证结构则侧重于论证的思路,侧重于论证过程中的内部结构安排。  要安排好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动笔之前,需要认真分析文章所要阐述的观点和材料,弄清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合乎逻辑的思路。写议论文常犯的毛病是不能将观点和材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只是把材料一个一个地罗列起来,忽略了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文章结构松散,缺乏说服力。究其原因,即在于对

2、观点和材料缺乏分析与研究。  若想更好地阐明中心思想,正确地论证观点,用文章内在逻辑力量来“征服”读者,必须认真地、合理地安排议论文的论证结构。  论证结构主要分为以下四种:  1.并列式结构方式。在论证思路中,或者是把分论点并列起来,或是把论据并列起来,这就是并列式。把分论点并列起来,是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例如施东向的《义理、考据和辞章》这篇文章,就分别从义理、考据和辞章三个不同方面加以论证,前两者属于文章的内容方面,后者属于文章形式方面,它们之间又是并列的。为了充分地摆事实、讲道理,有时候就需要把几个不同角度的论据并

3、列起来。例如吕叔湘先生的《错字小议》中就从常见的错字,因形近或者音近造成的错字,引古籍疏忽造成的错字,语意相反的错字,难以发现的人名和数字中的错字,正和误和平共处的错字以及校勘中的错误等几个方面,论证了“错字造成阅读上的困难,程度不同”这样一个道理。  并列式形式上的标志是,几个并列的层次或段落后面一般标以“第一”、“第二”等或“首先”、“其次”等。  2.正反对比式结构方式。在论证思路中,把两种事物(或意见)加以对比,或者是用另一种事物(或意见)来烘托某一种事物(或意见),这就是对照式。  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毛泽东的《

4、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将两种互相对立的态度对照地讲”就是典型的对照式:用主观主义态度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进行对照。此文不仅有宏观的结构上的对应,更有内容以至词句上的对应,堪称对照式的典范。  3.递进式结构方式。在论证思路中,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这就是递进式结构。它的特点是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变更。一般议论文采取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体现了层进式结构的特点。例如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一文,即先提出中心论点,再列举自由主义的十一种表现,接着再进一步分析自由主义的危害性、思想根源,最后提出克服自由主义的办法——从现象到本质

5、,层层深入,步步推进。  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人们常常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顺序展开论述,因为它符合一般人的思维规律、认识规律。  4.纵贯式结构方式。在论证思路中,先总说后分说,先分说后总说或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这就是纵贯式。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一文就是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先总说“反对党八股”(主张“以毒攻毒”),后分说党八股的“八大罪状”,再总说“党八股”的危害性及反对“党八股”的重大意义。  就一篇文章来说,有的论证思路是单一的,有的是综合的。一般情况下,写议论文不是单纯采取单一的论证结构方式,而是几种论证结构方式的综合运用。至于选取

6、哪种论证结构方式最为适合,那要依据论证的内容而定。  二、论证的方法  论证的方法就是论述和证明论点的方法。要想写出一篇好的议论文,必须懂得一定的论证方法。如果有一篇议论文是这样的:开始提出论点,接着摆出一两个事例,然后小结,这样的文章即使观点明确、事例恰当、结构完整,人们读后往往还是觉得道理讲得不透,内容贫乏单薄,文章苍白无力。其中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常用的论证方法有:  1.例证法。就是用典型的事实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也就是常说的“摆事实”。人们说“事实胜于雄辩”,可见这种方法是最具说服力的论证方法。它的目的,在于证明生活中确定存在某种

7、现象,并通过归纳推理,从中引出结论——文章论点来。  运用例证法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使用具体的事实做论据时,不可过详。那些具体的描写,只能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使文章不再像是一篇议论文。应该知道,议论文中“举例”的目的,是用来作为论据证明论点,“过详”的事例,只能使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变得不那么直观。当然,叙述事实也不能简洁到说不清事实的程度。  二是使用例证法时,如要列举较多事例应注意角度的变换,不应总是同一类材料的罗列。  三是使用例证法时不要有例无证,忽略论证环节。应注意把道理讲透,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论据和论证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举

8、出事例的同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