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

ID:9096103

大小:1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7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_第3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本质上来讲,是立足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体化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去理解物质世界,使得唯物主义成为生机勃勃的科学理论体系,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在当代,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作完整的把握,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特别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科学发展观;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在人类哲学思想史上引发了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变革。它既超越了一切唯心主义哲学,也克服

2、了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为人们认识世界、批判世界、改造世界和建设世界的伟大实践活动提供了强大而锐利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发展是与科学实践观的确立分不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其本质上来讲,正是立足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体化哲学。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消闲的空谈哲学,不是晦涩思辨的书斋哲学,也不是学生课堂的教科书哲学,而是“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在马克思看来,哲学研究必须面向实践、面向现实世界,认识和把握现实生活,关注人和人类的命运,要把现实和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既用来指导实践,又

3、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把握马克思的实践观有两个基本点:第一是直接现实性。凡能称之为实践的,一定是对独立的对象进行有效改造的活动。因此,尽管实践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一种实践形式都有其存在的依据,而根本制约它们的,是客观的物质活动条件。其二是普遍性。实践是人类进步的坚实基础,具有普遍性、统一性的特征。生产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类交往的扩大,不断地表明了这一趋势。实践的普遍性特征日益显露出来,揭示着人类实践的大趋势,求得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正是马克思实践观的深刻内涵。两个基本点的有机统一,使得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真正做到了科学与价值,现实与未来的统一。科学、合理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诞生,

4、开拓了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它不仅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基础,而且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更加完备而彻底的唯物主义,为我们正确地掌握人同世界的整体性关系,科学地确立人在世界中的应有地位和使命,实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自然观和历史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真理观和价值观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一)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对人和世界及其关系进行总体的思考和把握,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及方法论的内在本性和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精髓和灵魂。马克思从实践活动出发,看到了旧哲学本质特征上的缺陷,与旧哲学彻底划清界限,马克思正

5、是通过人类实践活动来反观世界,从而建构了一种“新世界观”,并以此消除了精神的历史与物质的自然的对立。同时,科学实践观的诞生,为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及其发展提供了依据。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实践的活动史,实践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展史的钥匙,(二)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伴随着实践活动的展开,统一的客观自然界逐渐分化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人们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地改造着自然界,通过劳动来创造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人们在从事物质生产、改造自然的同时,又形成、改造和创造着自己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就不可能有人和自然的现实关系。所

6、以,天然自然、人类社会都是人类通过社会历史实践活动不断地生成、创造和分化的存在物,它们彼此共存。(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认识只能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实践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的认识是否正确,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只能由实践来检验。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世界。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

7、点。(四)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实践以及社会进行深入而全面探讨,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从而深刻而科学地把握了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的本质。首先,实践是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人类要生存,要满足各种日常需要,必须进行物质生产,而物质生产不仅生产出了为人们生存和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而且也生产出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其次,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