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粉中常用的酶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方法

面粉中常用的酶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方法

ID:9109813

大小:3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8

面粉中常用的酶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方法_第1页
面粉中常用的酶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方法_第2页
面粉中常用的酶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方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面粉中常用的酶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面粉中常用的酶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方法在全球范围内,广大消费者和大多数政府对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的认识在不断提高,对于食品的标准、质量、卫生以及对食品添加剂等安全性评价越来越重视,随着安全性评价的不断深入,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某些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性得以揭示,人们开始寻找对人体无害的添加剂。酶制剂被称为绿色面粉改良剂,添加入面粉后,在蒸煮、焙烤过程中将失活,无残留,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馒头、面包制作与酶的关系密切,许多年以前,人们就开始将从麦芽中提取的淀粉酶应用于品质改良。近年来,酶制剂在面粉中的应

2、用得到了发展,除以往焙烤工业中用到的真菌α-淀粉酶和木聚糖酶以外,葡萄糖氧化酶、脂肪酶、麦芽糖淀粉酶等单酶及几种单酶复配而成的复合酶,开始引入各种专用粉中;以酶制剂为主要成分的面粉改良剂已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下面对以上各种酶作逐一介绍。一、  淀粉酶淀粉酶是能够分解淀粉糖苷键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α-淀粉酶、β-淀粉酶、糖化酶和异淀粉酶,常用的有α-淀粉酶和糖化酶。1、α-淀粉酶α-淀粉酶又称淀粉1,4-糊精酶,别名为液化型淀粉酶,能够切开淀粉链内部的α-1,4-糖苷键,将淀粉水解单糖,低聚糖和糊精等长短不一的水

3、解产物,大多数α-淀粉酶的分子量为50.000左右,每个分子含有一个Ca+2,最适pH值为5.0~7.0最适温度随来源不同差别较大,生产此酶的微生物主要有枯草杆菌、黑曲霉、米曲霉和根霉。面包制作的原理是在小麦面粉中加酵母和水,揉匀做面团,在30℃左右醒发几小时,酵母作用于小麦粉中的发酵糖,生成二氧化碳,面团成多孔性,再在200℃左右温度下烘烤。面包在烘制过程中温度上升是淀粉被糊化,并急速地受到淀粉酶作用,使粘度降低。放入红炉的面包,随着温度的上升酵母急速发酵,气体量增加,热的气体就膨胀,由于挥发成分的气体而使体积

4、增大。温度上升,蛋白质凝固是膨胀后的形态固定而形成面包的骨架,面粉中含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通常,含量不稳定,α-淀粉酶的活性偏低,导致面团发酵过程生成的糖量不足,酵母产生的二氧化碳,不够,面包的体积较小和内部干硬。因此,优良的面包制造,必须添加适量的α-淀粉酶。在面包生产中添加α-淀粉酶,使面包变得柔软,增强伸展性和保持气体的能力,容积增大,出炉后制成触感较好的面包,此外,由于α-淀粉酶作用淀粉所生成的糊精,对改良面包外皮色泽已有较好的效果。2、真菌α-淀粉酶真菌α-淀粉酶简称FAA,来源于米曲霉,作为传统

5、酶制造,是第一个应用于面包制作的微生物酶,它取代了麦芽是由于麦芽中的淀粉酶含量不稳定,而且含有蛋白水解酶,真菌α-淀粉酶具有更稳定的活性而不含蛋白质酶活性,所以此酶应用十分广泛。 真菌α-淀粉能水皆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α-1,4-糖苷键生成麦芽糊精和麦芽糖。其最适pH值为4.0~5.0最适温度为50℃~60℃。实践应用结果表明,真菌真菌α-淀粉酶作为面粉改良剂,和面粉专用粉添加剂时,主要起到以下几个作用:(1)在面团发酵食品制作过程中,适量加入真菌α-淀粉酶后,面粉中的损伤淀粉被弃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又在酵母本身

6、分泌的麦芽糖酶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供酵母利用,,从而为酵母的发酵提供足够的糖源作为营养物质。(2)在面包中添加真菌α-淀粉酶使面包变得柔软,增强伸展性和保持气体的能力,容积增大,出炉后制成触感良好面包。(3)真菌α-淀粉酶作用淀粉产生的糊精,又对改良面包外皮色泽已有良好的效果。3、细菌α-淀粉酶细菌α-淀粉酶一般是耐热的枯草杆菌α-淀粉酶在作用机理上与真菌α-淀粉酶有一定的差别。同样以可溶性淀粉作底物时,真菌α-淀粉酶的水解终产物主要是麦芽糖和麦芽三糖;而细菌α-淀粉酶的终产物主要是短链糊精。两者的性质差异也很大

7、。其最适pH值为5.0最适温度为80℃~90℃。由于其较高的耐热性,在烘培是仍有酶活性,从而产生过多的可溶性糊精,结果使得最终制品发粘而不是和在面包中大量使用。但与真菌α-淀粉酶相比,它能产生很好的抗老化效果。而对面包的弹性和口感都优于真菌α-淀粉酶,因而小规模的使用及如何解决其耐高温而造成最终产品发粘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α-淀粉酶具有仿腐抗老的能力,其机理是此酶将淀粉分解生成地分子量糊精火地分子量的分支淀粉,能干涉支链淀粉的重结晶。产生的糊精会干涉面包中膨胀淀粉粒与蛋白质网络结构的相互作用,而且支链淀粉和支链淀

8、粉中裂开的键有助于支链淀粉-脂肪复合物的形成。4、糖化酶 糖化酶又称淀粉α-1,4-糖苷酶(编号EC3.2.1.3)常用名为葡萄糖淀粉酶。他是一种外切酶,作用于淀粉或糖原时,从糖链的非还原性末端开始,以葡萄糖为单位,逐一切断α-1,4-糖苷键,并使葡萄糖的C发生构型转换,从α型转变成β型。该酶作用直链淀粉德的产物几乎全部是葡萄糖,作用于支链淀粉后的产物有葡萄糖和带有α-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