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哲学典籍翻译的文化自觉探究——以陈荣捷英译《道德经》为例

汉语哲学典籍翻译的文化自觉探究——以陈荣捷英译《道德经》为例

ID:9136938

大小:72.4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9

汉语哲学典籍翻译的文化自觉探究——以陈荣捷英译《道德经》为例_第1页
汉语哲学典籍翻译的文化自觉探究——以陈荣捷英译《道德经》为例_第2页
汉语哲学典籍翻译的文化自觉探究——以陈荣捷英译《道德经》为例_第3页
汉语哲学典籍翻译的文化自觉探究——以陈荣捷英译《道德经》为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汉语哲学典籍翻译的文化自觉探究——以陈荣捷英译《道德经》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汉语哲学典籍翻译的文化自觉探宄以陈荣捷英译《道德经》为例何芳谭晓丽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汉语哲学典籍的外译能够促进全球华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尊,对屮国文化的传播、中西文化交流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以陈荣捷英译《道德经》为例,从文化自觉的视角,从陈荣捷英译《道徳经》的路径选择以及他独特的翻译标淮两方面,分析译者陈荣捷如何充分把握木国的文化特点,使译文保留了原滋原味的中国哲学文化,让西方读者深入地了解了中国文化。关键词:汉语哲学典籍翻译;文化自觉;《道德经》;基金:W家社科基金项目“二战后中W哲学在美U的翻译、传播和接受研究”(编号:15BYY019)一、前言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

2、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世界各国间的思想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多,如何在全球化的形势下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日渐凸显。汉语典籍翻译是把屮国文化向世界推广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将从文化自觉的视角探讨汉语哲学典籍的外译。文化自觉的最终FI的就是要在不损害中国文化精神的前提下,以最合适的方式来解读和阐释最合适的汉语典籍材料,从而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国文化的精髓在国外得到传播。二、汉语典籍翻译的文化自觉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2007)就讨论过“文化自觉”,他认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

3、,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罗选民,2012:64)根据费孝通先生对“文化自觉”的论述,“文化自觉”的涵义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文化自觉”包含对本国文化的自知之明。屮国是有着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因此,作为文明古国的一员,理应对本国古今文化精髓、文化特点有一个充分的把握。第二方面,“文化自觉”包含文化适应以及文化创新。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时期,各国思想文化交流tl渐频繁,每一个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都

4、应该对世界文化大熔炉有着自主适应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适应时代、适合本国国情的新型文化。第三方面,“文化自觉”包含文化自信。世界是由多元文化组成的,我们既耍尊重他国文化,更应该认同和看重自己的民族文化,建立对木国文化的自信心。优秀的汉语典籍是中国人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最能反映中国古今文学艺术和社会文化,因此,汉语典籍翻译是向世界推介中国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费孝通对文化自觉的论述,可将典籍英译的“文化自觉”归纳为:在全球化语境下,着重研宄与翻译有关的跨文化现象,在不损害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前提下,以最合适的方式译介具有普世价值的中国典籍,满足西方受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从而促进中西文化

5、交流。(成昭伟张祝祥,2015:64)三、陈荣捷英译《道德经》的文化自觉探析(一)陈荣捷英译《道德经》的路径选择翻译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翻译的路径总的说来包含以下三种,“以西释中”“以中释丙”和“以中释中”。不少两方译者在英译汉语典籍作品时采用的是“以西释中”的路径,即用西方的理论框架或术语系统来阐释我国的本土经典。(马冬梅,2015:97)陈荣捷不太钟情于这种使用西方模型来阐释汉语典籍的方式,他主张“以中释中”的翻译路径。他认为在英译汉语典籍作品吋应保持汉语本身的语言特点、文化特点及文学形式,这样在凸显中西方哲学不同的同时,让西方人了解原滋原味的中国典籍文化。20世纪30年代英国译者韦

6、利曾翻译出版过《道德经》英译本,在翻译《道德经》时,韦利是典型的“以西释屮”翻译路径的倡导者。韦利从20世纪初就开始翻译中国的文学作品,对中国的文学作品颇有研允,由于韦利受西方基督教等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他的中国作品英译本总能找到一些英国特色,“以西释中”是韦利阐释中国文化的路径选择。比如在韦利的《道德经》英译木中,他将“道”译为“doctrine”,“天”译为“heaven”,而“doctrine”在英语中可以指“基督教义”,“heaven”指上帝在天的居所。韦利对这两个词的解读对于西方读者来说,确实可以避免因为文化冲突而引起的误解,但从中国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韦利的阐释失去了太多汉语原

7、文的文化特色。而陈荣捷采取的是“以中释中”的路径,这种路径扎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谈到任何问题都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尽溯其源。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道德经》第五章),陈荣捷译文为:Heavenandeartharenothumane(jen).Theyregardallthingsasstrawdogs.Muchtalkwillofcoursecometoadeadend.Itisbette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