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幽默风格

陶渊明的幽默风格

ID:9234011

大小:324.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24

陶渊明的幽默风格_第1页
陶渊明的幽默风格_第2页
陶渊明的幽默风格_第3页
陶渊明的幽默风格_第4页
陶渊明的幽默风格_第5页
资源描述:

《陶渊明的幽默风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2006年4月第28卷第2期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力a】ofhnaDUnjve碍jty(Social&ience)Apr,2006V01.28No.2陶渊明的幽默风格焦燕(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要:陶洲明一生所经坎坷,形成了旷迭超远的人格境界。面对饥饿和贫穷.他不怨天尤人,而是以嘲讽诙谐的态度一笺视之}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井不消沉,更是以委运任化的心境体悟人生的真碲。他以“顺应自然,任真自得”的生存方式建构了被具魅力的幽反风格。关蜒词:陶渊明;出默风格;人格化}自嘲I悲剧性

2、中圈分类号:1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975(2006)02一0102一04作为魏晋风度的代表,陶渊明诗文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其诗兼有平淡自然和刚健豪放的特点。对于这些,前人和今人都作过深入细致的研究,但对其另一类具有幽默风格的作品似乎还研究不多。然而,正是其独特的幽默风格才最终将他推向了超凡高远的人生境界。林语堂说:。幽默只是一位冷静超远的旁观者,常于笑中带泪、泪中带笑。”口]c””陶渊明给人的不是轻松的笑,而是沉重的笑,含泪的笑。他的作品,让人读时有笑声,笑后有思索,在思索中领悟他旷达、超然的

3、人生态度。陶渊明幽默风格的形成,和其所处的时代是分不开的。魏晋时期,由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错综复杂,到处呈现腐败混乱的局面,人民生活痛苦不堪,正直人士遭遇不幸,如陶渊明在诗中所言:“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间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怀正志道之士,或潜玉于当年;洁以清操之人,或没世以徒勤。“”“8+‘“”面对黑暗的现实,士人们虽然内心忍受着人生的痛苦和矛盾,然而外表却轻视世事,洒脱不凡,形成了言论谐谑,举止放浪的魏晋风气。这种时代风气,成就了陶渊明宁静达观的幽默风格。陶渊明的幽默始终与他对自我

4、生命的关照、体验和玩味相联系的。一、幽默的人格化陶渊明的幽默是他超然、旷达的人生态度的具体体现,因此,其幽默是人格化的幽默。《晋书》上记载陶渊明“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所贵,J[3]”““’,他曾经做过彭泽县令,“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日:‘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向乡里小人邪!”《3]02“”于是辞官归去。他归隐乡间之后,家境非常困窘,每天用铜钵煮粥为食,每次点着火以后,他都对着火恭敬作拜:“要不是这火,我又怎么充饥呢?”他“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

5、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1”《3](““’这种自适的直率和旷达,凝结了陶渊明的幽默感。他的《五柳先生传》这样写到: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靖少言,不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日: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极其言兹若人之

6、俦乎?酣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这篇传记被公认为是先生自况,它是陶渊明个性的真实写照。短短百十来字,一位任真自得、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自传,顾名思义,就是为自己立传。在此,有意思的是,陶渊明的自传并非是用第一人称来写的,而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描绘。更为有趣的是,通常的传记都是以姓名、表字、籍贯开始,叙述生平事迹的。陶渊明这篇传记也运用了纪传体的手收稿日期:2005—12—13作者简介:焦燕(1981一),女,陕西宜君人,陕西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102万方数据法,但在表达方式

7、上却一反正统的写法,而是采用了否定的形式,全文从头到尾贯穿了一个“不”字,籍贯不详,名、字亦不详,生平事迹更是不详。就连赞语也是一连串的阔句。但正是由于这种与常理相背离的写法.使这篇自传产生了强烈的幽默感。我们在不详籍贯,不知名姓的幽默背后看到的是一位“不慕名利”、“忘怀得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清高洒脱、怡然自得的隐者。也正因为这样,陶渊明的幽默人格化了,幽默不是他一时的起兴,而是了他对待人生的态度。他在幽默之中抒发着自我情怀,戏谑着现实的黑暗。“五柳先生”也因此成了中国古代士大夫寄托高远理想的人

8、物形象。如王绩的《五斗先生传》、自居易的《醉吟先生传》、欧阳修的《六一居士传》等都深受其影响。此外,陶渊明人格化的幽默还表现在他的嗜酒如命的生活方式中。酒,是人生快乐的重要因素,酒可以使人暂时摆脱束缚,得到糖神上的解放。陶渊明把酒作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把酒抬高到了和自己生命同等重要的地位:“在世无所须,唯酒与长年”[幻“¨’“_之”。其《饮滔·序》日:“余闲居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