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山东版品社六上《悲壮的抗争》word教案

2015春山东版品社六上《悲壮的抗争》word教案

ID:9262052

大小:4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25

上传者:U-5734
2015春山东版品社六上《悲壮的抗争》word教案_第1页
2015春山东版品社六上《悲壮的抗争》word教案_第2页
2015春山东版品社六上《悲壮的抗争》word教案_第3页
2015春山东版品社六上《悲壮的抗争》word教案_第4页
2015春山东版品社六上《悲壮的抗争》word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春山东版品社六上《悲壮的抗争》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悲壮的抗争》山东人民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屈辱与抗争   第二课  悲壮的抗争课时建议:2课时单元概述:本单元围绕“屈辱与抗争”组织内容,安排了三课,分别是《血泪国耻》、《悲壮的抗争》和《探索救国之路》。它将引导学生去了解中国自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所遭受的屈辱和人民为此而进行的抗争。让学生学习和了解祖国近代史的初步知识,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责任感。本单元是第二单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和第三单元“建设民主富强国家”的在了解百年耻辱的基础,从而继续学习和探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品尝建立起一个独立自主的民主国家的历程,建设民主富强国家的自豪和喜悦。 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寻访刘公岛1.教师课件出示:刘公岛全貌图和旅游图。2.教师谈话:大家看一下这幅图片美不美?你知道是什么地方吗?你知道这里曾发生过什么故事吗?哪些同学去过刘公岛,你都看到了什么,了解了什么呢?学生1:很美……刘公岛……发生过……学生2:我看到了……了解到……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给予肯定性评价,以鼓励为主。3.课堂小结:同学们,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同时又曾是个灾难深得的民族。在近代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哪一桩哪一件不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哪一字哪一句不动人心魄呢?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时期,去体味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今天,我们一块寻访刘公岛。 教师板书:悲壮的抗争——寻访刘公岛二、互动交流,体验探究:走进黄海大战和威海卫之战(一)走进黄海大战。1.教师播放:《甲午风云》中有关黄海海战的视频片段。谈话引领:这个战役叫什么名字?看后你有什么感受?2.学生回答:这个战役叫……我看后觉得……学生谈感受,教师适时评价。3.教师谈话过渡:这场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交战的双方是谁?怎样打起来的?有哪些军舰和人物值得我们记忆?请大家以教材提供的材料为基础,在小组内交流有关黄海大战的情况。4.各小组结合文中和自己查阅的文字和图片,把握黄海大战的详细经过,每组选一名代表在班上交流和展示。第一小组展示: ……教师适时组织小组互评:你们对这位同学汇报的评价如何?还有什么需要补充说明的吗?第二小组展示:………教师适时评价(学会倾听的人,才是真正的学者)(你的资料收集的很完整)(只要用心做事就能把事情做好)(你真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好孩子)(1)教师谈话:黄海大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的一场战役。谁来为我们讲一讲黄海大战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2)学生描述战争过程,要求将“致远舰”“定远舰”“吉野号”在战争中的关系说清楚。5.谈话:以邓世昌为首的“致远舰”官兵的行为让你有什么想法?6.学生畅谈感受(主要表达对他们的敬仰与赞颂之情)。7.课件展示:邓世昌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基本情况:瞧,这就是邓世昌。他殉国时是什么职务?8.学生自由回答:他是…… 9.教师小结:北洋海军“致远舰”的管带,即舰长,相当于今天的船长。“北洋海军”也叫北洋水师、北洋舰队,它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于1888年12月17日在刘公岛上成立。1894年清朝海军分为北洋、南洋、福建和广东四支水师舰队,其中北洋水师实力最强。谁知道,北洋水师除了拥有“致远舰”、“定远舰”外,还有哪些军舰?10.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北洋水师,教师适当补充。谈话:介绍“旗舰”(也叫指挥舰,是海军舰队、海上舰艇编队的指挥所,或是舰队、编队指挥员所在的舰。),让学生明确“致远舰”的核心地位,所以邓世昌和舰上全体官兵用生命守护“致远舰”,最终在黄海上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之歌。教师出示邓世昌、“致远舰”及战舰全体官兵的合影图片。 询问学生:瞧,这就是我们的英雄。面对他们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1:我想对他们说……学生2:如果没有他们……教师适时评价:(你们说的都非常好,讲的非常精彩。)(大家对英雄先烈的崇敬、敬仰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11.学生交流:学生对英雄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崇敬、怀念之情。(二)走进威海卫之战1.教师谈话引领:黄海大战后,清军与日军几番交战,均以清军的失败而告终。1895年1月20日,日军占领思考旅顺口,在渤海湾获得重要的根据地,北洋舰队迎来了对日的最后一战。请大家阅读教材第13页的材料,了解一下这场战役,也可以在小组里交流自己所收集到的有关威海卫之战的资料。2.学生分组学习,以教材为基础,了解威海卫战役的经过。3.教学过渡:黄海大战让我们见识邓世昌和“致远舰”全体官兵的英勇无畏,在威海卫之战中,又涌现出哪些英雄人物?4.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威海英雄。5.教师介绍:北洋水师最后的抗争中除了丁汝昌,还有刘公岛北洋护军统领张文宣、镇远管带杨用霖、“定远舰”管带刘步蟾等。 (1)了解了有关刘步蟾、丁汝昌、张文宣、杨用霖等人的事迹,你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吗?(2)学生自由发言。三、归纳梳理,知识建构:解读《马关条约》1.教师引领:这场战争为什么历史上称“甲午中日战争”?2.学生回答:1894年时旧历甲午年,交战的双方是中国和日本,所以历史上称“甲午中日战争”。3.谈话过渡:威海卫战役失败后,清政府苦心经营多年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进一步加紧了乞降活动,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在日本马关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内容有哪些?大家读一读。4.学生阅读《马关条约》的内容。5.教师出示地图,师生一起根据条约内容画出被割掉的范围。6.教师小结:《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各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夺取矿权与铁路修筑权、抢占港湾和租借地,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请大家看《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简表》。教师出示课件: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简表。   7.学生看简表,交流与表有关的内容。8.教学小结:《马关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日本和远东局势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中国而言,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对日本而言,利用战争大量掠夺中国资源,便利了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侵略。四、整合资源,知识拓展:正确对待钓鱼岛事件1.谈话:最近大家在新闻、报纸上看到日本企图将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国有化”,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大家分组交流,讨论。2.学生分组交流讨论,然后学生代表展示交流成果。3.大家都知道针对“钓鱼岛”事件,一些国人游行示威,抵制日货,打砸日产轿车,你对这种做法有何观点? 4.学生在最近各媒体的宣传报导中受到教育,对于上述做法持否定态度,意志坚定的说……(此时已达到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对学生达到真面教育)5.教师点拨: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任何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妄想,迟早会破灭。作为我们小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爱国观念,理性爱国,任何过激的行为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都是不足取的。五、活动总结,提升感知:畅谈收获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学完这部分知识你有什么感受?今后怎么做?2.学生谈感想,谈今后打算(主要谈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等方面)。师生适时互评。板书设计:                            悲壮的抗争——寻访刘公岛一、甲午战争             二、马关条约内容                 三、帝国列强瓜分中国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视频:《庚子喋血——义和团运动》义和团抗击外国侵略者的片段。(视频来自http://my.tv.sohu.com/u/vw/4195634)2.学生观看影片,并谈观后感。   学生1:我看完之后觉得……学生2:(义愤填膺)义和团运动……教师适时评价补充,旨在激发学生的反对外敌,保家卫国的爱国热情。3.教师谈话: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中国人民掀起了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高潮。从1898年起,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帝国主义列强对义和团的迅猛发展感到恐慌,拼凑起八国联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段历史,一起分析战争失败的原因。4.教师板书:刘公岛上的沉思二、互动交流,体验探究:梳理近代侵华战争1.教师引领:甲午战争后,虽然帝国列强在华获得诸多利益,但他们对中国的侵略并没有停止。1900年,祖国伤痕累累的大地又一次迎来了帝国列强的践踏。他们在中国犯下了怎样的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怎样的屈辱和灾难?请大家在小组里交流你们所搜集的资料。学生分组交流资料,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经过。全班交流。2.教师引导:八国联军由哪几个国家的军队组成?为什么要侵华?学生自由回答:八个国家分别是: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3.教师谈话:义和团的扶清灭洋活动损害了这些国家在中国的利益,这是他们出兵的直接原因,但其根本原因在于趁此机会进一步剥削、掠夺中国。今天老师也带了了一段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的音像资料。教师播放视频: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的音像资料。思考:八国联军在中国犯下了哪些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哪些沉重的灾难?请各小组交流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 学生小组内、全班交流相关的图文资料,明确八国联军在中国的“作恶多端”。教师随机介绍有关罪行,并适时评价。教师小结:1900年8月北京陷落,慈禧太后挟光绪帝西逃,这是继40年前,英法联军占领北京之后,北京城又一次为列强所占领。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凶恶本质。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是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八国联军在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充分显示了侵略者的强盗面目。4.教师谈话:与以前一样,八国联军的侵略又以清政府的卖国条约结束,叫做《辛丑条约》。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收集的《辛丑条约》签订方面的资料。学生班级交流,教师适时提醒学生同清政府签订条约除八国外,还有比利时、西班牙、荷兰三国。教师课件:适时出示相关图片和《辛丑条约》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阅读,同时思考:《辛丑条约》签订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危害。教师小结: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这个数字刚好是当时中国人口数,列强这样要求就是为了表示每个中国人都要赔一两,以此来羞辱中国人。并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最终确立了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忠实走狗的地位。5.教师谈话:1840—1919期间,我国遭受的外国多次的侵略,他们侵略的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身心上的伤害,也使清政府沦落了。课前大家收集了“1840—1919中国遭受的外国的侵略”资料,下面各组交流一下,整理后在全班交流。学生组内交流,全班交流。教师课件:展示补充完整的“1840—1919中国遭受的外国的侵略表”。三、归纳梳理,知识建构:分析战争失败原因和根源活动一: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1.教师引导: 我们都知道黄海大战和威海卫之战都是中日甲午战争的一部分。中国在甲午战争中为什么会失败呢?我们带着问题来整理并分析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首先来看看教材提供的信息“1886年到1894年,清政府挪用海军军费修颐和园的款项总共2000多万两。这些银两可以购买11艘‘定远’这样的铁甲舰,或购买24艘‘来远’这样的巡洋舰。”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奢侈腐败的事情?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类似事件。教师出示课件:慈禧祝寿的奢侈情况。1894年,慈禧太后迎来了六十大寿。为慈禧庆寿,清政府就提前两年为慈禧庆寿做准备,计划拨出三千万两银子,举办盛大的庆寿典礼。从这年十月一日到十七日半个多月的庆典活动期间,共花掉白银五百四十一万六千一百七十九两,相当于当时给前线战争拨款的两倍多,其铺张浪费和奢侈豪华程度,仍然十分惊人!2.谈话引领:在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朝封建制度的落后。除此之外,你认为还会有什么原因?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资料。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归纳小结:清政府的腐败、指挥不力、财力不足等都是直接造成战争失败的重要因素。活动二:探讨战争失败的根源1.教师谈话引领:从“1840—1919中国遭受的外国的侵略表”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出,从鸦片战争起,中国各阶层民众就开始反侵略斗争,但中国政府几乎每战必败、败必签约。你知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吗?请大家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学生分组讨论,组长做好记录。教师发放“中国战争失败原因分析表”,深入学生中巡视指导,适时评价。谈话: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小组探讨的结果?各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肯定、评价,并归纳总结,随机张贴板书: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来,是战争失败的外部原因;信奉“武器决定论” 是战争失败的思想原因;放弃和丧失制海权是战争失败的战略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是战争失败的政治原因;军队素质低下不堪一击是战争失败的直接原因;导致妥协投降是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这样一个朝廷,这样一批官僚,这样一支军队,能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安全、战胜外敌侵略吗?清朝统治集团在甲午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都可从其买办立场找到答案。2.教师组织讨论:“我们应该怎样才能避免再这样被外族欺辱?”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时进行引导与评价。五、讲诵结合,提升感知:感受国耻1.谈话引领:课前,同学们都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写了200字以内的演讲稿,下面各组选派1名同学在全班演讲,演讲控制在2分钟之内。学生活动:各组选派代表演讲。教师总结。2.教师播放《七子之歌》的音乐,并提问: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意思?这首歌的词作者是谁?关于这首歌,你还知道哪些情况?学生自主谈感言,师生评价。教师小结:诗人闻一多在在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失守后写下了《七子之歌》。谈话引领:课前,同学们收寻了爱国人士的爱国名言、诗歌等,下面请同学在小组内朗诵他们的赤子情怀。各组进行诗歌朗诵,教师参与各组活动中,适时指导。3.课堂小结:同学们,从1840年到1919年发生在我国的各种侵略战争,让我们对祖国的屈辱史有了全面的了解,客观的分析了战争失败的原因,今后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勿忘国耻,肩负起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板书设计:刘公岛上的沉思       一、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二、中国战争失败的根源       三、闻一多---《七子之歌》  “悲壮的抗争”资料收集表序号项目具体内容(文字或图片资料等)我的认识收集方法1刘公岛资料   2甲午中日战争资料   3八国联军侵华资料   4战争英雄   5钓鱼岛事件动向和想法   温馨提示请用你智慧的眼睛,通过身边的环境、书籍、电视、网络等方式去搜寻一下历史的记载吧!(如果内容写不开,可以写或贴在背面,不够可以加附页) 1840—1919中国遭受的外国的侵略表时间主要战争发动战争的国家结果1840-1842鸦片战争英国中国失败,签订了《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战争失败原因分析表 组别:                                  记录人:        成员名字我的结论        小组结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