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四年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四年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

ID:9300440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27

人教新课标四年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四年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新课标四年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尚无数据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例1。教学目标1、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2、使学生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四种图形的关系。3、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学习画高。4、学习并认识梯形各个部分的名称。5、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过程与方法1、再复习四边形的基础上引入新课。2、理清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习把四边形分类。3、练习现实生活,充实教材内容。4、加强作图的训练

2、和指导,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作图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2、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重难点1、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2、探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学习画高。教学准备课件,活动的平行四边形,七巧板等。教学设计一、复习回顾。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一些几何图形,说一说都有哪些?二、学习新课。(一)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课件出示各种四边形。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2.让学

3、生说出在上面的图形重哪些是你知道的图形。3.判断第三和第四个图形的每组对边是否平行。4.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5.讨论: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吗?分小组讨论,然后交流结果。课件出示关系图。(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1)教师演示。拿一个活动长方形,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角,向相反方向拉。引导学生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什么没有变?学生明确:两组对边长没有变,变成了平行四边形,四个直角变成了锐角或钝角。(2)动手操作。学生自己动手,把准备好

4、的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并测量两组对边是否还平行。(3)归纳平行四边形特性。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形。(4)对比。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容易变形,也就是因为具有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形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出实例来吗?(如推拉门,放缩尺等)(三)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教师边用课件演示边说明: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平行四边

5、形的底。(2)找出平行四边形中相应的底和高。引导学生观察与讨论使学生明确:从A点画高,它的底是CD;从C点画高,它的底是AB。(3)画平行四边形的高。教师说明: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与三角形画高的方法基本相同,都通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从一条边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向它的对边画高,但通常是从一个角的顶点向它的对边画高。这里高要画在平行四边形内,不要求把高画在底边的延长线上。(4)巩固练习。A.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B.观察下图中,有几条高?它们相对应的底各是哪条线段?C.指出平行四边形

6、的底,并画出相应的高。(四)认识梯形个部分名称。1、结合图形说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通常把较短的底叫做上底上底,较长的底叫做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腰。2、从上底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高的画法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中高的画法相同。想一想:能不能在梯形的腰上画高?引导学生明确:听行的高只能从相互平行的两条边中任一边上的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再想一想:你怎样区分梯形的底和腰呢?3、  教学等腰梯形。(1)教师演示:拿一等腰梯形,对折一下,你发现两腰有

7、什么特点(两腰相等)(2)学生测量:量一量书上的等腰梯形两腰的长度,结果怎样?(两腰相等)(3)概括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它是梯形的一种特殊情况。4、  四边形的关系。分组讨论:根据对边平行的情况,你可以把四边形分成几类?每类各有什么图形?三、巩固新知。1.教材“做一做”第2题和练习十二第1题。2.练习十二第6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