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导与练

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导与练

ID:9368754

大小:5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29

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导与练_第1页
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导与练_第2页
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导与练_第3页
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导与练_第4页
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导与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导与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导与练 【重点讲解】 一、比较重庆谈判与北平谈判 1.从形式上看,都是国民党主动提出和谈,其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维护国民党的统治地位。但重庆谈判是在国民党军事力量处于优势的情况下为其军事部署准备时间,另外给中国人民造成和平民主的假象,将战争的罪责嫁祸于共产党;北平谈判是在国民党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国民党主动求和的,目的是为了延缓时间,通过缓兵之计达到卷土重来或“划江而治”的目的。 2.从结果来看,中共都通过和谈挫败了国民党的阴谋。重庆谈判迫使蒋介石承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中共获得了制止战争的主动权;北平谈判使国民党的缓兵

2、之计破产,人民解放军迅速发起了渡江战役,推翻了南京国民党政权。两次和谈都存在结束内战、实现民主政治的可能性,但都因国民党缺乏诚意而致使这种希望完全破灭。 二、战略反攻首选中原的原因 1.该地国民党兵力空虚。因为当时国民党正在对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其兵力深陷陕北、山东两战场,中原地区兵力空虚。 2.大别山是一个革命老区,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易于立足。 3.中原地区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地跨苏、皖、豫、鄂、陕五省,地处江河淮汉之间。挺进中原,就可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直接威胁国民党的统治中心,迫使其山东, 陕北部队回援。这个计划一旦实现,就可从根

3、本上改变战局,达到将战争从解放区引向国统区的战略目的。 4.便于战略进攻的展开。三路大军突进中原后,调动和吸引了蒋军南线全部兵力,迫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对战局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有利于其他解放区转人战略反攻,呈现了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的总趋势。 【难点分析】 一、全面分析抗战胜利后的形势 1.世界形势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帝国主义力量遭到削弱,而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力量有了新的发展,这为中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2)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积极对外扩张,妄图统治整个世界。控制中国,是美国在战后

4、推行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它采取了扶蒋反共的政策。 2.国内形势 (1)国民党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其根本目标就是使战后的中国重新恢复到战前状态,即坚持蒋介石的独裁统治,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老路,而中共及其领导下的人民革命力量的存在和发展,成为其主要障碍。 (2)全国人民,包括民主党派要求和平民主的呼声十分强烈,这样,国内阶级矛盾迅速上升,中国的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及其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中日民族矛盾不再是支配中国局势的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如何发展、如

5、何解决,将决定着整个中国的命运。 二、国共内战爆发的必然性 第一,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反共反人民的本性不会改变。 第二,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决心实现民主革命的目标,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第三,抗日战争胜利后,民族矛盾下降,阶级矛盾重新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一切斗争都服从于这个主要矛盾的变化。 第四,国共双方都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第五,虽有和平谈判一事,但国民党方面是“假和谈,真内战”;共产党方面抱着十分的诚意进行和谈,同时也没有放松战争的准备。 第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国际大气

6、候。美国奉行杜鲁门主义,帮助有共产党国家的反动政府消灭本国共产党。所以,美帝国主义与蒋介石集团勾结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是不可避免的。 【学法导航】 1.首先要分析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国内外形势,注意社会主要矛盾已由民族矛盾变为中国共产党及全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阶级矛盾,中国出现了两种命运和前途的激烈斗争,国共两党的关系也由抗日战争的合作转为对抗。 2.本课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可按解放战争发展的线索来建立知识体系:内战前,围绕着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和共产党及广大民主人士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等整理知识点;国民党发动内战,先后进行全面进攻和

7、重点进攻,这一时期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粉碎敌人的进攻等内容较为突出;人民解放军反攻直至国民政府覆灭阶段,可围绕国共双方政治、军事、外交几方面整理知识点。并适当联系相关的世界史内容,形成中外知识网络。 3.分析比较整合教材通过了解战局变化,从对比中区别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的历史意义;从装备优劣、兵力众寡、战局起伏等方面分析对比国共双方军力的发展演变,归纳出蒋家王朝灭亡的必然性。 【热点追踪】 平津战役纪念馆全面整修 2012年元旦重新开放 为了更好地发挥平津战役纪念馆的功能和作用,为观众营造更加优美、舒适、安全的参观环境,本市(天津)决定

8、对该馆进行基础设施的全面整修。该馆将于2011年8月1日至12月31日闭馆,2012年元旦重新向社会开放。平津战役纪念馆是全面展现平津战役伟大胜利的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