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奇葩说》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

浅析《奇葩说》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

ID:9388371

大小:251.00 KB

页数:168页

时间:2018-04-29

浅析《奇葩说》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_第1页
浅析《奇葩说》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_第2页
浅析《奇葩说》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_第3页
浅析《奇葩说》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_第4页
浅析《奇葩说》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奇葩说》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析《奇葩说》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1、相关定义1.1、受众的概念从传播学的角度讲,受众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是整个单向传播模式中16硕士学位论文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信息传播效果的”显示器”和”评判者”。受众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概念上的受众泛指接受信息的人。根据信息传播的形态,广义概念上,受众可以看作是:第一,内向传播,即人的自我信息活动对象;第二,人际传播,即个人与个人之间信息传递的对象;第三,群体传播,即社会群体相互之间信息传递的对象;第四,组织传播,即社会组织,如政党、机关、企业、军队及学校等内部信息传递的对象;系上,大众传播,即报纸

2、、杂志、书籍等纸质媒体与广播、电视、网络等电质媒体信息的传播对象。狭义概念上的受众,指的是大众传媒传播过程中,一切信息的接受者,一般来说,既包括图书报刊的读者,也包括广播的听众,还包括电视观众及网民。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对受众的解释,“新闻媒体的传播对象及各种文化、艺术作品的接受者,包括读者、听众、观众等”。①就目前受众研究的视野来看,受众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受众是具体传播活动的产物。信息传播者把某些信息传送给信息的接受者,这些信息的接受者恰恰是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变成了受众。假如没有这个传播过程,受众的概念也就不复存在。另一方面,以宏观的层面来看,受众更是社

3、会历史情境下的产物。受众的不同的兴趣爱好,受众接受教育的程度,受众不同的政治态度,受众不同的宗教信仰等等,都在影响着受众在传播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还影响着受众对传播信息的理解。同时,受众在传播活动中不是一个单纯的即时的概念,它具有更为深远的社会和历史的内涵。根据湖南师范大学文化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蔡骐教授的研究,自20世纪初叶以来,受众在国外研究者的视野里曾扮演过8种不同的角色,即作为”靶子”的受众、作为个体化、差异性的受众、作为社会不同类别的受众、作为亚文化群的受众、作为各种社会关系的受众、作为信息使用者和信息消费者的受众、作为商品化的受众、作为解码者的受众。但是,也有一些

4、传播心理研究者把受众心理作为传播心理的一部分,从传受关系的角度,把受众作为自然人和社会人的结合体来研究。在本篇论文当中,用来研究的”受众”是一个自然人的概念,它是狭义的、单纯的,只要他打开电视,收看电视节目,他就符合”受众”的范围,即主持人口中常说的”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1.2、幽默语言的概念及界定“幽默”一词是由英语humor音译而来,最早出现于拉丁语中的生理学范畴,意为”体液”,十七世纪开始被赋予了美学概念。其实就词语的形式来讲,中国古典文献中很早就出现了”幽默”一词,屈原的《九章怀沙》就有“煦兮杳杳,孔静幽默”的句子,但是此处的”幽默”还不具有它在现代汉语中的词

5、义,而是用来形容寂静无声的环境和状态。二十世纪五四运动之后,林语堂先生将英语中”幽默”的概念引进中国,并在《论幽默的译名》一书中对其做了简要的介绍,泛指”有趣可笑而意味深长的”[1]。”幽默二字原为纯粹译音,行文间一时所想到,并非有十分计较考量然后选定,或是藏词奥义惟是我既然提倡用‘幽默’自亦有以自完其说。凡善于幽默的人,其诙谐必愈幽稳,而善于鉴赏幽默的人,其欣赏尤在内心静默的领会,大有不可与外人道之滋味,与粗鄙显露的笑话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故译为幽默,以意义言,勉强似乎说得过去。”[2]幽默是人们现实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现象,从广义上讲,在人类交际过程中,能引人发

6、笑或使人感到有趣的东西就叫做幽默,如某些话语,动作,面部表情等等。[3]但是人们的交际活动主要是依赖语言和言语进行的,所以幽默多体现为语言或者言语形式。幽默语言是一种艺术化的语言,它是检验说话者是否能够娴熟掌握和高超运用本民族语言的一面镜子,同时又是说话者明敏睿智的见证,体现了一个人对语言的活用能力。但是幽默语言到底是什么,如何界定幽默语言,学术界并没有一个明确一致的解释,各种词典字典当中对幽默语言的解释也不尽相同,众说纷纭。本文中,我们主要采用李华军的观点:4幽默语言就是借助语言手段表述的幽默。它以语言为媒介,根据特殊的语境,运用轻快而诙谐的笔调,通过影射、讽刺、夸张

7、、双关等手法批评和揭露现实生活中的乖谬和不通情理的现象,暗示作者自己的思想、启发人们思考,产生意味深长的艺术效果。[1]1.3、建筑语言基本概念2.1.1与思维的关系2.1.1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与建筑语言都是思维的产物。我们通过语言和建筑语言在使用时的思维对象、思维内容、思维结构,和其概念、判断、推理这些思维运用时所遵循的规律来得到二者的相似性,以及运用这些思维形式、结构、规律还可得到认识客观现实的简单逻辑方法,即在建筑实践创作中建筑语言使用的方法和规则。在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上存在着两种极端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语言和思维完全是毫无关联的两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