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先秦时期1

高三历史先秦时期1

ID:9394857

大小:4.47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8-04-30

高三历史先秦时期1_第1页
高三历史先秦时期1_第2页
高三历史先秦时期1_第3页
高三历史先秦时期1_第4页
高三历史先秦时期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先秦时期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先秦时期【单元特征】由于原始社会不列入高考范围,本单元涉及从公元前2700年夏朝建立到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期间的历史。阶段特征是:中华文明的基础初步奠定;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经历统一→分裂→统一的历史过程。政治上:奴隶社会经历形成(夏朝)、发展(商朝)、鼎盛(西周)、解体(春秋)四个阶段;战国时期处于封建制度形成时期;通过改革变法,封建制逐步确立;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明显地体现了统一趋势。经济上:夏、商、西周处于金石并用时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逐步推广;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城市有初步发展;战国时期逐渐形成“重农

2、抑商”政策。民族上:通过战争及经济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加强,为后来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文化上:集中体现社会大变革特征,在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有丰硕成果。【考点清单】1.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1)夏朝的建立;(2)商朝的兴衰;(3)武王伐纣和西周的分封制;(4)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5)井田制(2008、2009年新增)。解析: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兴衰、分封制,是高考的相对热点;武王伐纣和周朝的强盛、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是高考的相对冷点;井田制是08、09年全国文综考的新增考点。对“夏朝的建立”应主要掌握人物和都城

3、;对“商朝的兴衰”应突出盘庚迁殷和残暴统治;对“武王伐纣和周朝的强盛”应掌握武王伐纣的性质;对“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应掌握相关历史典故(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烽火戏诸侯);对“井田制和分封制”应掌握性质、内容与作用。2.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2008、2009年新增):(1)农业和畜牧业;(2)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3)商业交通和城市。解析:这一考点的所有内容都是08、09年全国文综历史考纲的新增考点。对“农业和畜牧业”主要掌握农作物品种、耕作方式、主要农具和施肥技术;对“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应分期掌握青铜铸造业的发展概况;对“商

4、业交通和城市”应主要掌握商业和交通情况。3.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1)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2)民族融合。解析: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是历年高考的重点;民族融合,是历年高考的相对冷点。对“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应主要掌握争霸与兼并的主要历史事件;对“民族融合”应把握其方式和意义。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1)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2)土地所有制的变迁;(3)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解析:春秋战国的农业、改革与变法,是历年高考的重点;手工业、商业、城市和土地所有制的变化,是历年高考点的相对冷点。“春秋战国的农业”要注意

5、铁农具、牛耕和水利工程的兴修;“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要注意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手工业”要注意手工业成就;“商业和城市”要注意诸侯国都城的双重属性;“土地所有制变化”要注意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进行理解。5.先秦时期的文化:(1)老子和孔子;(2)百家争鸣;(3)文学和艺术;(4)天文和物理;(5)扁鹊。解析:老子和孔子、百家争鸣,是历年高考的重点;文学和艺术、天文和物理、扁鹊,是历年高考的相对冷点。“老子和孔子”与“百家争鸣”(先秦思想)要注意每一个思想流派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观点及其社会作用与现实意义;“文学和艺术”(先秦文艺)

6、要注意其主要成就与艺术风格;“天文和物理”与“扁鹊”(先秦科技)要注意主要的相关科技成就。【知识梳理】从170万年前中国原始人类的产生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前的历史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第一个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开端,是中华文明的起点和中华民族的全面奠基时期。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段:(1)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不作考试要求)(从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到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主要内容包括六大原始文化(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半坡氏族、河姆渡氏族、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和两个传说时代(炎黄时代、尧舜禹时代)、社会组织的两个阶段(原始群居、

7、氏族公社)和生产力发展的两个阶段(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2)夏商西周时期(从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到公元产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史学界一般认为这是我国奴隶制形成、发展和鼎盛的时期。政治上突出批判暴政、着重复习分封制与井田制;三代社会经济在青铜铸造方面尤其突出,有“青铜时代”之说;文化上突出文字、天文历法和青铜艺术。一.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1.夏朝的建立(1)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夏朝。禹死启继,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这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

8、势,是历史的进步。(2)夏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开端:夏王朝是奴隶主贵族作为统治阶级对奴隶和平民实行专政的国家。(3)夏朝的统治范围:夏朝的统治中心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豫西晋南),都城在阳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