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农业对我国农业建设的重要意义

发展生态农业对我国农业建设的重要意义

ID:9412770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30

发展生态农业对我国农业建设的重要意义_第1页
发展生态农业对我国农业建设的重要意义_第2页
发展生态农业对我国农业建设的重要意义_第3页
发展生态农业对我国农业建设的重要意义_第4页
发展生态农业对我国农业建设的重要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展生态农业对我国农业建设的重要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发展生态农业对我国农业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系统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来保护生态环境,着力加快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建设五位一体,相辅相成,是全面建成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主要标志和重要内容。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和小康社会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发挥农业生态调节功能发展生态农业,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2、特别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石油农业的发展历程证明,过度依赖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农业,虽然可以获得高产出,满足农产品数量而非质量上的需求,但是也必然导致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农业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逐步退化。面对日趋严峻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发展生态农业,构筑循环农业,无疑是关系到强国富民的重大战略,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1、依靠生态农业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  1.1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更加严峻我国耕地受产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还林、非农建设占用、自然灾害损毁等因素的影响,面积正逐年缩减,目前全国有效耕

3、地仅1.22108hm2,已逼近全国粮食安全必须保证的1.2108hm2红线。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与土地、人口和经济布局不相协调,全国人均水资源不超过2200m3,为世界水平的1/4,全球排位120余位,属于世界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已接近联合国确定的1750m3用水紧张线。我国总人口13.5亿,人口出生率超11‰,自然增长率超4‰,耕地面积仅为世界的7%,养活着占世界19%的人口,长期以相对紧缺的资源环境承载着巨大的人口压力。我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化肥、农药生产国、进口国

4、和消耗国,每年施用化肥超过4100万t,平均每公顷耕地施用400kg以上,远远超出每公顷施用225kg的安全上限;每年施用农药超过120万t,近9.3106hm2农田受到农药污染。农业发展带来耕地资源趋紧、水资源短缺、人口压力加大、环境气候变劣等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形成严峻的资源环境瓶颈,困扰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2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生态环保农业技术,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有限资源,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实现农业生产数量与质量的统一,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发展生态农业,是促进农业经济转型、

5、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包括云南在内的西南地区数省,人口压力、耕地短缺、生态脆弱、自然灾害等资源环境约束更为突出,但高原立体气候独特、日照光热充足、生物多样性丰富、民族文化多样、边境区位优势明显,具备发展生态农业以推动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构筑我国西南边疆生态安全屏障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农业生物多样性防治病虫草害降低化肥、农药等污染物的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提水应对连年自然干旱、高寒山区太阳能沼气提高产气量等环保技术在西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极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2、发展生态农业推动生态制度的深化改革  2.

6、1构建常态化制度体系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生态农业逐步被我国一些学者研究和探索,至今已有较大规模的示范推广,产生了较为明显的综合效益,逐渐呈现稳定性、持续性、高效性和多样性特点,但是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面临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生态农业观念深入人心不够,受文化程度制约,农民环保意识相对淡薄,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存在不足;国家配套政策体系不够完善,经费投入相对短缺,扶持奖励不到位,挫伤积极性,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够,操作性不强;生态农业标准化评估体系建设滞后,实用性不强,缺乏有效监控;技术研究与推广体

7、系不够健全,我国生态农业技术研发不能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推广范围较小,进程缓慢;生态农业发展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4-5]。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建立生态农业发展常态化宣传、培训、监控、扶持、奖励制度,完善标准化评估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制度建设已经成为促进生态农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2.2让制度体系落地生辉目前,我国已累计制定出台了30余项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也制订了较为完善的

8、生态农业技术标准体系,包括2000余项国家标准、3000余项行业标准、近6000项地方标准,涵盖农、林、牧、渔、副等行业领域[6-7]。然而这些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在生产实践中贯彻执行不够,监督惩戒不严,有的甚至还停留在纸上设想。好的制度体系关键在于落实和执行,根据生态农业发展的国际标准,结合我国实际,制定明确的目标任务,完善制度执行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农业生态制度改革的科学化、合理化,切实增强生态农业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实用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