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春天》中的环境伦理观及其生态建设启迪,伦理学论文

《寂静的春天》中的环境伦理观及其生态建设启迪,伦理学论文

ID:9424036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30

《寂静的春天》中的环境伦理观及其生态建设启迪,伦理学论文_第1页
《寂静的春天》中的环境伦理观及其生态建设启迪,伦理学论文_第2页
《寂静的春天》中的环境伦理观及其生态建设启迪,伦理学论文_第3页
《寂静的春天》中的环境伦理观及其生态建设启迪,伦理学论文_第4页
《寂静的春天》中的环境伦理观及其生态建设启迪,伦理学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寂静的春天》中的环境伦理观及其生态建设启迪,伦理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寂静的春天》中的环境伦理观及其生态建设启迪,伦理学论文【摘要】现代环保主义之母蕾切尔卡森出版的《寂静的春天》引发了美国乃至世界的环境保护运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蕴含丰富的环境伦理思想,尤其凸显了环境正义思想。卡森警示人类要尊重每个物种的生命与价值,维护其他物种在地球自然环境中生存和生活的权利,同时要解决各种层次的环境不公,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我们要以对历史和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寂静的春天;卡森;环境正义;生态文明。    随着工业的发展,

2、环境危机日益严重,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蕾切尔卡森通过《寂静的春天》警告人们注意这个几乎没有人意识到的危机。    1蕾切尔卡森及《寂静的春天》介绍。    蕾切尔卡森被尊称为现代环保主义之母.她于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改变了人类的生态意识。《寂静的春天》是一本通俗易懂又引人深思的生态文学作品,它的创作是由鸟儿遭受DDT滥用所害而引发,书中叙述了由于滥用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品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灾难。卡森主要针对人类滥用杀虫剂给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抨击了人类依靠技术来控制自

3、然的发展方式、经济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征服自然的心理模式。    2《寂静的春天》蕴含的环境正义思想。    《寂静的春天》一书中包含大量的环境伦理思想,有环境正义思想、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生态整体主义思想等,尤其凸显了环境正义思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地域之间在环境合作问题上的矛盾激化,代内之间以及代际之间的环境正义问题,逐渐上升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2.1人与自然的和谐。    自然的存在具有二重性,既是为人类存在也是为自己存在。所谓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也是相对于人来讲的,造成不和谐的根

4、源在于人类行为本身。书中透露出卡森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和谴责,作为一名从小热爱自然、敬畏生命的生物学家,她反对控制和征服自然。卡森提出自然孕育了多样的物种,但人们却执着于简化这一多样性,而自然界中没有任何孤立存在的东西。环境伦理学认为,自然界和生物与人类拥有同样的权利。这是师承了康德的道义论传统,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拥有某种对我们自身而言是或好或坏的生活的生命主体。我们要尊重每个物种的生命与价值,维护其他物种在地球自然环境中生存和生活的权利。    2.2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环境正义追求人与人之间

5、的和谐。在环境保护实践中,存在着由于环境保护中权利和义务不对等引起的环境不公问题。    2.2.1代内环境正义。    卡森列举了大量骇人听闻的事实和数据,用以说明DDT等化学制品对当代人的生存造成威胁,阐述了其代内环境正义思想。人类对于环境中致癌物质存在的容忍会使自身处于危险之中,卡森通过20世纪60年代的虹鳟鱼大范围爆发肝癌事例明确说明了这一点。化学物质、辐射性物质以污染物的形式出现在水源、土壤中,进入人体,播下肿瘤的种子。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强力的致癌物进入环境中会出现什么情形,如果不采取措施,人

6、类中很快就会有类似的灾难发生。政府和商人推动有毒化学物品的生产和使用,但他们无权剥夺他人的知情权,更无权损害他人的健康和生命。如果人类不能及时控制环境污染的现状,有毒物质就很容易侵入人的体内,最终导致疾病甚至是死亡。    2.2.2代际环境正义。    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中表达了代际环境正义思想,即当代人在享受环境权利的同时,要保持环境的完整性,不能损害后代人的权利。越来越多的地方,春天来临时,却无鸟儿报春,它们给世界所带来的色彩、美丽与乐趣在逐渐被清除。事实上还有许多物种在逐渐消失。我们享有过五

7、彩斑斓的春天,但我们的子孙后代呢?我们无法向孩子们说出鸟儿都被杀死了,更没有权利剥夺他们享受自然的权利。所有生物都依赖自然界生存,而我们不慎重考虑自然界完整性的这种行为,很可能不会被子孙后代原谅。要避免对环境的破坏,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从而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绿地和碧水青山。    3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寂静的春天》自问世以来已有55年光景,而书中所讲述的危机却还在我们身边继续发生。人类的环保意识需要不断增强,能够自发地对生产、生活中不合理的行为予以制止。    3.1尊重自然,实

8、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一直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任意获取资源以满足自身利益的工具。这一系列行为导致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被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科学技术飞跃式的发展使人类对环境和资源具有强大的大支配力和不可逆的破坏力。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的意识、政策、行动力均处于落后状态,而社会多方发展积累的问题,迫使环境承载能力接近上限。人类有责任使自然生态过程保持完整的秩序和良性循环。尊重自然,摒弃对自然的极端功利主义态度,建立一种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