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不同上药方法对复方碘甘油局部治疗牙周炎的对比

2种不同上药方法对复方碘甘油局部治疗牙周炎的对比

ID:9428109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30

2种不同上药方法对复方碘甘油局部治疗牙周炎的对比_第1页
2种不同上药方法对复方碘甘油局部治疗牙周炎的对比_第2页
2种不同上药方法对复方碘甘油局部治疗牙周炎的对比_第3页
2种不同上药方法对复方碘甘油局部治疗牙周炎的对比_第4页
2种不同上药方法对复方碘甘油局部治疗牙周炎的对比_第5页
资源描述:

《2种不同上药方法对复方碘甘油局部治疗牙周炎的对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种不同上药方法对复方碘甘油局部治疗牙周炎的对比  牙周炎是口腔科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局部应用抗菌药物,是机械清除菌斑及结石治疗牙周炎的重要辅助方法。  然而,同一种抗菌药物,应用不同的上药方法,治疗牙周炎的效果也是有差异的。本文就2种不同上药方法辅助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2012年东阳市中医院口腔科就诊的牙周炎患者共60例,年龄20~60岁,男33例,女27例。全身健康,3个月内未做过牙周治疗及抗生素应用。每位患者口内选取病情相似、左右

2、对称的同颌后牙,共120颗。牙周情况表现为探诊深度≥4mm,且探诊出血。  1.2方法  采用患者口腔内另一侧病情相同的牙齿作为自身对照,并按随机数字表将左右两侧患牙配对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全口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治疗,并接受口腔卫生指导,治疗后2周定为基线,对受试牙按位点进行牙周检查并记录牙龈指数(GI)、牙周袋深度(PD)等指标。在基线检查完成后,对所有治疗牙进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术后采用两种方法上药。  试验组将医用可吸收明胶海绵(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无菌条件下剪成1mm1mm2mm,置

3、入20g/L碘甘油中浸泡,然后放置于患牙的牙周袋内,每周置药1次,共4次。对照组在探针引导下使20g/L碘甘油流入患牙的牙周袋内,隔2d放药1次,共10次。用药4周后,分别记录两组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及疼痛等临床症状。  1.3疗效评价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检测指标进行综合评定。①显效:症状消失或减轻,GI下降1/2,PD减少2mm;②有效:局部龈出血减轻,疼痛好转,PD减少1mm;③无效:无改善或改用其他药物。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  2结果  治疗前,

4、试验组牙龈指数2.58±0.45,牙周袋深度(5.03±0.65)mm;对照组牙龈指数2.53±0.51,牙周袋深度(4.85±0.72)mm,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试验组牙龈指数0.90±0.15,牙周袋深度(2.03±0.55)mm,有效率54.6%,对照组牙龈指数2.23±0.45,牙周袋深度(4.45±0.72)mm,有效率7.18%,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着性(

5、P<0.05),提示试验组上药方法对辅助治疗牙周炎临床效果显着。  3讨论  牙周炎是牙周组织的破坏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牙龈出血和炎症牙周袋的形成、牙槽骨吸收及牙齿松动等,该病属难治性疾患,是导致成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牙周炎的患病率和严重性随年龄增高而增加。35岁以后患病率明显增高,50~60岁时达高峰.此后患病率有所下降,可能是由于一部分牙周破坏的牙已被拔除。牙周炎已被医学界定论为继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第三大杀手,也是口腔健康的头号杀手。牙周炎出现的一些前期症状,也成为口腔恶化的主要特

6、征。  牙周炎是由多种厌氧菌混合感染所引起的炎症性疾病,细菌是牙周炎的始动因子。如何有效地抑制和消除厌氧菌,成为牙周病治疗的关键。由于牙周炎是限于口腔局部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为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通过全身给药方法的抗菌药物治疗不宜长期使用。因此,为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局部给药成为牙周炎药物治疗的重要研究内容。局部给药包括含漱、冲洗、涂布和缓释系统等,理想的局部给药不但具有以上作用,而且避免了全身用药的诸多副作用,并可使较高浓度的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是将来牙周炎药物的发展方向。  传统牙周病治疗

7、以局部的龈上洁、刮治去除牙菌斑为治疗基础,冲洗、含漱后牙周袋内加碘甘油来达到局部杀菌、抑菌的效果。复方碘甘油主要成分每毫升含碘10mg,辅料为:碘化钾、甘油、纯化水。红棕色的黏稠液体,有碘的特臭,具有收敛灭菌的作用,常规用于牙周洁治术后的局部给药,对炎症过程中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强有抑制作用,刺激性小,同时抑制炎症过程的介质释放。但是甘油由于其存在状态为液态,所以在牙周袋内存留的时间较短,这样局限了碘甘油的杀菌效果,使其很难达到一个持久有效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用2种不同上药方法对复方碘甘油局部治疗进行比较,发现试

8、验组(应用明胶海绵)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本实验将复方碘甘油制成控释药条,在牙周炎患者龈上洁治后局部应用于牙周袋中,以达到增加局部药物浓度,延长药物作用时间。该药条所选用载体材料医用明胶海绵,是从动物皮肤中提取并经纯化的明胶制成,安全无毒,具有良好的组织相溶性,短期内可降解,为口腔科常用材料,取材简易,制作方法简单。明胶海绵的多孔结构可吸收重于自身数倍的碘甘油,局部应用于牙周袋,可较长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