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及防控技术

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及防控技术

ID:9473186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1

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及防控技术_第1页
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及防控技术_第2页
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及防控技术_第3页
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及防控技术_第4页
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及防控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及防控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及防控技术  农业面源污染是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与居民的生活当中形成的,没有进行合理处置的污染物对于土壤、空气、水体与农产品造成的污染,其污染的位置、数量还有途径都不能确定,随机性较大,分布的范围较广,防治的难度也较大。当前,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技术研究已经普遍得到了重视,笔者在本文当中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对于环境的影响,并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控制技术进分了分析探讨。  1、分析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危害  当前,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大气、土壤、水体与农村景观等几个方面。  1.1农业面源污染给大气造

2、成的危害。农业面源污染给大气带来的危害体现在土壤当中氮肥转化而引发温室效应,还有对臭氧层造成的破坏以及酸雨等,禽畜的粪便中有机物厌氧分解形成的NH3,H2S这些有害的气体和携带着病原微生物的粉尘也给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  1.2农业面源污染给土壤造成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土壤的有机污染,土壤的重金属和放射性的污染,还有土壤化与生物学性质的恶化以及土壤生物污染等几方面。  1.3农业面源污染给水体造成的危害。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的变化以及地下水硝酸盐的含量超标。  1.4农业面源污染给农村景象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作物秸秆、禽

3、畜粪便以及人类的生活垃圾等这些农业固体废弃物以及生活污水给农村生活环境带来的严重污染。  2、探讨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控制技术  笔者结合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特殊性质以及我国实际的情况,提出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要应用源头控制技术和过程阻断技术以及末端治理技术等防治控制技术有效结合的防治策略。  2.1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源头进行控制  这一项控制主要包括新型肥料的使用,科学的施肥技术、科学的灌溉技术、生态农业技术、水土保持耕作等技术。  其一,新型肥料主要有缓释和控释肥,有机与无机复混肥、生物复合肥料、硝酸钾及其复合肥料等。新型肥料的作用主要

4、是增加被污染土壤的养分量,给植物提供所需要的养分,逐步将土壤的性质改善,使肥料的利用率得到提高。  其二,要应用测土施肥、平衡施肥、变量施肥等科学的施肥技术,使过量施肥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物对于水质造成的污染得到有效的缓解。这是按照土壤的特征以及农作物生长的不同状况对于施肥时间、施肥方式以及肥料的种类、不同肥料的不同比例等施肥的环节进行精细化的操作,并借此使肥料的利用率得到提高,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其三,灌溉的方式同化肥、农药这些影响因子流失的程度紧密相关,所以,应用科学的灌溉技术是农业面源污染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当前科学灌

5、溉的主要技术是喷灌、滴灌、徽灌、软管扩浇、按需灌溉、管道灌溉等技术,通过这些科学的灌溉技术使水的利用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而且还使水分渗漏的强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使灌溉不当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物向水体扩散导致的水质污染明显降低。  通过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化肥和农业等这些农业面源污染物对于水体造成的污染降到最低,这种技术的应用是在满足农业生产高产出和高效益的基础之上,对农业系统的内循环进行强化,使污染物的排放量逐步减少。我国当前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强调整体和协调、循环和再生,包括平原地区农田间套作的模式,还有各种不同地貌类型地区的山

6、地综合利用的模式以及丘陵区模式等。  通过免耕、少耕、休耕、带状耕作、覆盖耕作等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的控制,也可以使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像江苏的沿江地区就是以深耕、免耕、浅耕等为主导耕作方式的稻麦带型互套耕种的新型耕作方式。  2.2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过程进行阻断的技术  农业面源污染的过程阻断技术包括降低或是预防水资源污染的方法以及措施或者是操作程序,像植被过滤带和工湿地技术等。  人工湿地技术对于氮、磷等这些农业面源污染物处理的效果非常明显,可以使水质得到净化,这项技术已经被很多国家作为有效的农业面

7、源污染防控技术之一。像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的普莱多除氮人工湿地通过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既使圣安娜河的水体得到了净化,还使当地濒临灭绝的捕蝇草等植物生存的环境得到了改善。通过植被过滤带使农药和除草剂形成的污染有效降低,使流域的氮磷的负荷有效降低。  2.3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末端进行治理的技术  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末端进行治理的技术有前置库技术、污水再利用技术以及土地污染修复技术,所以,对于农业面源污染的末端进行治理可以从湖库带的入口处,也可以在废水的产生地以及污染的土壤所在的地点着手。自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初以来,我国开始推广并应用前置库技术,在

8、我国云南滇池以及江浙地区的太湖流域等地都看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使这些地域的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也使污染的负荷大量降低。  污水利用技术的应用,像台湾地区对于禽畜污水采取了生物膜反应器深度自持技术。土地污染修复技术包括物理、化学或者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