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税收策略研究

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税收策略研究

ID:9478944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1

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税收策略研究_第1页
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税收策略研究_第2页
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税收策略研究_第3页
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税收策略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税收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税收策略研究一、税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作用分析  经济决定税收,经济活动构成了税收的基础;税收又影响着经济,税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一)方向上“引”  调节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各流转税,针对不同行业或产品设计高低不等的税率,透过市场机制调节不同行业和产品的盈利水平,并通过开征、停征、税收减免等手段,引导纳税人生产经营方向和规模,使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例如,制定兔征、减征税款等鼓励性措施,推动研发、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传统产业

2、的信息化改造;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实现企业集团化,提高国际竞争力;鼓励和扶持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等。  (二)结构上“限”  市场经济环境下,国家只对经济结构与生产力布局进行宏观计划,而各部门、各行业内部的具体经济活动,则由市场机制发生作用。这为税收诱导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依照国家产业政策,通过税种的设置、税目的选择、计税依据的确定、税率的设定、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等措施进行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节。一方面在市场竞争中,对经营不善的企业,通过破产、联合等形式重新配置资源,达到产业结构优化;另一方面,市场信号对产业结构调

3、整会出现一定的误导,而税收调节又可减少资源浪费,达到合理的配置,使之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合理化。  (三)生产上“促”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阐述了两种规模的生产,即内涵性和外延性的再生产。对于东莞市来说,依靠科学技术,不断挖潜改造,注意内涵性扩大再生产十分必要。但从总的方面来说,国民经济的发展只有不断地扩大外延再生产,才能保证适当的增长速度,使产业、产品、企业在不断运动中,实现其“产生――成熟――发展――衰亡”的过程,社会生产力才能按比例不断发展。而扩大外延再生产,就要上基建项目、扩大产业规模。税收则通过税收

4、政策实施有效推动,支持服务于产业政策,保持产业结构的优化。  二、东莞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经济结构不合理,过分依赖外源经济  东莞经济结构呈现过分依赖加工贸易的外源型经济模式,内源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瘸腿”现象。这源于改革初期,东莞大力发展“三来一补”加工业,东莞曾诞生我国首家对外来料加工企业,并创新出“三来一补”的发展模式。众多外资企业的进驻促进了东莞的经济繁荣,外资企业占了当地的80%,逐步形成了外源型经济的发展模式。近年随着东莞经济结构调整,外源经济比重有所下降,但仍然占主导地位。例如,2010年东莞国民生产总值4246亿

5、元,其中外资经济增加值1614.25亿元,占38.0%;民营经济增加值1536.47亿元,占36.2%;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095.53亿元,占25.8%。东莞外资经济比重虽然高,但层次较低,东莞外资企业销售X络大多在外国,对国内市场的重视程度和开发力度都不足。随着国际产业分工发生根本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加工贸易利润空间急剧萎缩,使得东莞以贴牌加工为主的外源型经济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竞争压力。  (二)高科技企业少,自主创新能力弱  近年来,东莞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科研经费数额逐年增加,但由于东莞大多数为中小企业,本身缺乏科技创新意识、研

6、发能力和创新动力,东莞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数量较少,创新研发能力不强。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比例来看,2009年东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46家,只占全省的7.6%,而深圳为30.33%,广州为26.45%,佛山为11%。从研究与发展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2006年东莞市R&D经费占GDP比重只有0.12%,远远低于全国(1.42%)和广东省(1.20%)的水平。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据,进入后工业化阶段,R&D投资规模应达到GDP的2.10%~3.10%。专利产出是科技产出的一种主要形式,代表着创新活动的活

7、跃程度,从每百万人口年发明专利申请量来看,东莞远落后于广州、深圳等城市,位列珠三角的中下游(见表1)。  (三)经济发展粗放,资源环境压力巨大  虽然东莞制造业总体规模仍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但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还处于全球制造业链条的末端,低端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决定了东莞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土地紧缺,环境污染严重。东莞全市总面积370万亩,截至2010年底,建设用地总规模已达160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43%,再除去163万亩的农业用地,全市剩余可利用土地面积47万亩,仅占全市总面积的13%,东莞建设用地后备资源十分紧缺。东莞粗放的经

8、济发展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以东莞近年来渐趋增多的灰霾天气为例,i957年到1989年的33年里一共出现了12天灰霾天气,而上世纪90年代灰霾天数已经达到25天,进入2003年之后,灰霾天数急剧增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