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噬在抵御微生物感染中的作用机制

自噬在抵御微生物感染中的作用机制

ID:9499533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1

自噬在抵御微生物感染中的作用机制_第1页
自噬在抵御微生物感染中的作用机制_第2页
自噬在抵御微生物感染中的作用机制_第3页
自噬在抵御微生物感染中的作用机制_第4页
自噬在抵御微生物感染中的作用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噬在抵御微生物感染中的作用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自噬在抵御微生物感染中的作用机制  1.自噬过程  自噬是细胞清除自身衰老细胞器及大分子复合物的过程,对维持细胞内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可通过降解细胞内的成分为细胞提供能量。自噬是一个受到精密调控的动态过程,在启动自噬信号的诱导下,首先形成游离的双层膜结构,称之为自噬泡[1].自噬泡的膜结构可由内质X、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的膜隔离而来。自噬泡通过延伸捕获自噬靶点,形成自噬球。双层膜随着其后的延伸闭合,完全包裹捕获物,称之为自噬体。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溶酶体中的水解酶降解自噬体内层膜及捕获物[2].自噬过程可分为起始、延伸、封闭、融合、成熟五个阶段(图1)。整个过程受一系列

2、自噬相关基因(ATG)的严格调控,其中Beclin-1与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在多个阶段行使调节功能。自噬对于防御微生物的免疫反应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3].自噬起始于隔离的双层膜结构-自噬泡,在自噬调节基因(ATG)16L1,LC3,Beclin-1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ULK1)的作用下,自噬泡的双层膜结构进一步延伸,并捕获靶点,形成自噬球。在LC3,ATG2与ATG9的作用下,自噬球完全封闭,形成自噬体。在Beclin-1的调控下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溶酶体中的水解酶降解自噬体的内膜及自噬靶点,称之为自噬体成熟。    2.自噬清除微生物  自噬抵御入侵微生

3、物的机制之一是直接将其捕获形成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后将微生物降解清除(图2)。多种机制参与调节这一过程,隔离体样受体(SLR)介导的捕获微生物是一个重要途径。  SLR可以识别微生物的分子标志,募集自噬装置将其捕获[4,5].另一途径是由于入侵的细菌消耗细胞内的营养,而缺乏营养可以促进细胞自噬活性,有利于通过自噬清除细菌。第三种途径是Beclin-1与Toll样受体(TLR)信号通路中的TNF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相互作用,调节自噬活性。为了启动自噬,细胞首先需要检测微生物是否进入了细胞质,以及所在的位置,模式识别受体(PRR)在识别微生物中行使重要的功能。在感染早期,TLR和NOD

4、样受体(NLR)可以感知微生物的入侵,启动自噬过程[6].细胞吞噬细菌,也可以诱导自噬[7].病毒感染后可在复制的不同阶段诱导自噬,有利于清除病毒[8].自噬机制也参与抵御感染的刚地弓形虫[9].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病毒可抑制自噬或劫持利用自噬,以逃避被清除[10,11],而且自噬在抵御病毒感染中的功能与种属及细胞类型有关[12,13].  3.天然免疫反应与自噬相互调节  PRR是一类可以识别病原体的模式分子,可被不同微生物的保守分子激活,启动天然免疫反应与调节获得性免疫抵御病原体。  PRR可分为几个亚家族,包括TLR,NLR,RIG-I样受体(RLR),以及DNA受体。  PRR可

5、与自噬相互调节,协同抵御微生物感染[14].  3.1TLR与自噬TLR属于跨膜蛋白,定位于细胞膜及内含体膜上,TLR启动的天然免疫反应可以促进自噬。例如,TLR4信号通路中的TRAF6可与Beclin-1相互作用并诱导Beclin-1泛素化,从而激活Beclin-1,增强自噬活性[15].TRAF6也可以通过泛素化激活ULK1而促进自噬[16].TLR信号诱导产生的一些细胞因子也参与激活自噬,例如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可诱导巨噬细胞的自噬,并参与清除细胞内的结核分支杆菌[17],而干扰素-γ(IFN-γ)则可促进T细胞的自噬,这两种细胞

6、因子均通过激活Beclin-1调节自噬。另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活性氧簇(ROS)及其氧化酶可以通过诱导自噬增强抗菌作用[18-20].反过来,自噬也可以促进TLR启动的天然免疫反应,比较清楚的是自噬体可以将胞质中的病毒核酸运输到内含体,从而激活位于内含体膜上的TLR,诱导I型IFN的产生[21].IFN是抗病毒反应的重要因子,可以诱导多种抗病毒蛋白的合成,以及促进获得性免疫反应[22].因此,TLR和自噬可相互调节,协同抵御微生物感染。3.2核酸受体和自噬识别核酸的PRR主要位于胞浆中,可分为RNA和DNA受体。  RLR可以识别病毒双链RNA,包括两

7、个成员:维甲酸诱导基因I(RIG-I)和黑色素瘤分化相关蛋白5(MDA5),RIG-I与MDA5信号通路可诱导Ⅰ型IFN以及一些炎症因子的产生。与TLR不同,RLR信号通路主要抑制自噬活性[23,24].但有些RLR信号通路的下游分子,也可以独立诱导自噬。细胞内存在多种识别DNA的受体,它们通过共同的接头蛋白IFN基因刺激因子(STING)启动天然免疫反应。  STING可直接与Beclin-1相互作用,促进自噬[2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