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瑾的近代新型女性伦理思想与实践

关于秋瑾的近代新型女性伦理思想与实践

ID:9516845

大小:59.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02

关于秋瑾的近代新型女性伦理思想与实践_第1页
关于秋瑾的近代新型女性伦理思想与实践_第2页
关于秋瑾的近代新型女性伦理思想与实践_第3页
关于秋瑾的近代新型女性伦理思想与实践_第4页
关于秋瑾的近代新型女性伦理思想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秋瑾的近代新型女性伦理思想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秋瑾的近代新型女性伦理思想与实践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论述秋瑾冲破传统婚姻关系的事例,探讨秋瑾有关男女平权、女性自立以及女权革命与社会政治革命相结合的思想与实践,以期对于秋瑾的近代新型女性形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论文关键词]秋瑾近代新型女性男女平权  秋瑾(1875—1907)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女革命家,女性革命的象征性人物。以往学术界对于秋瑾的革命思想及其革命经历与贡献等方面,均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大都是从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角度立论。虽然这是认识秋瑾的一个很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方面,但是,由于有意或无意地遮蔽了女性自身革命的视角,以致对于秋瑾的整体形象的认识不够全面,尤其

2、是未能充分彰显其作为近代新型女性代表人物的个性特质。本文拟在既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其伦理思想与实践的角度,着重对此进行专题探讨,以期对于秋瑾的近代新型女性形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一、冲破传统伦理道德的枷锁  秋瑾出身清末官宦之家,虽为女性,却深受传统经史教育,尤擅诗词,有才女之名。青少年时代的秋瑾,特别喜爱杜甫、陆游、辛弃痰等人饱含爱国情怀与民族大义的诗篇,非常仰慕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和花木兰、梁红玉等著名女杰。徐双韵说:“秋瑾在学习经史诗词以外,特别爱读《芝龛记》等小说,对秦良玉、沈云英备极推崇”。为此,她曾谱写《(芝龛记)题后》八章,热情歌颂明末女杰秦良玉、沈云英足以与男儿匹敌的

3、英雄事迹,其中有云:“古今争传女状头,红颜谁说不封侯?马家妇其沈家女,曾有威名震九州。”“莫重男儿薄女儿,平台诗句赐蛾眉。吾侪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亦有雌。”“结束戎妆貌出奇,个人如玉锦驼骑。同心两女肩朝事,多少男儿首自低。”“肉食朝臣尽素餐,精忠报国赖红颜。壮哉奇女谈军事,鼎足当年花木兰。”儿显然,秋瑾是借诗抒发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诗文才情正是催化秋瑾与众不同个性特质的因子。与大多数传统女性命运相似,秋瑾的婚姻是不幸的。1896年,在随父宦居湖南湘潭期间,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秋瑾嫁与富绅子弟王廷钧(子芳)。  王家虽然经济上富有,足以与官宦之秋家门当户对,但是,这个封建大

4、家庭礼教极严,尤其夫婿王廷钧更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富家纨绔子弟。据秋瑾的女儿日后回忆说:“王家原是一个旧式的大家庭,充满了浓厚的封建思想,尤以婆母屈氏,性情暴躁,御下极严,晨昏定省,不能有一点儿失礼。偶有过失,动遭面斥。”“王廷钧原是一个年少风流的公子哥儿,到了北京以后,被一班朋友们带着,成天价在外面酒肉征逐,后来又结交上了几个贝子贝勒,常常是花天酒地的混在一起,有时竞彻夜不归,甚至卧倒在酒瓮的旁边,沉醉不醒。”秋瑾婚后的痛苦可想而知。有《秋日感别》诗云:“昨宵犹是在亲前,今日相思隔楚天。独上曝衣楼上望,一回屈指一潸然。已是秋来无限愁,那禁秋里送离舟?欲将满眼汪洋泪,并入湘江一处流。”

5、终日以泪洗

6、面的秋瑾,对婚姻是无限失望的。“可怜谢道韫,不嫁鲍参军。”“知己不逢归俗子,终身长恨咽深闺。”可见,这种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与秋瑾的个性格格不入。1902年,秋瑾随丈夫旅居京城。期间,她结识至交吴芝瑛和日本友人服部繁子等人,阅读《新民丛报》等进步书刊,并参加一些公开的社交活动,通过各种途径扩大了对外部世界的了解。秋瑾的思想因之一变,日渐开放起来。这时的秋瑾,已敢于与丈夫公开争吵,甚至愤然离家出走,“出居泰顺栈”。有《满江红》词云:“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不因人

7、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这是秋瑾当时对于婚后八年生活的痛苦总结,既有莫名无奈的惆怅,更有冲破沉重枷锁的憧憬。  1904年,秋瑾不顾一双年幼的儿女,毅然抛弃令她将要窒息的家庭,东渡日本。从此,她再也没有与丈夫王廷钧见面,并在给乃兄誉章的信中不断地贬斥、辱骂王廷钧,甚至一再宣称要与之“决裂”、“离婚”。她说:“子芳之人,行为禽兽之不若。人之不良,莫此为甚!即妹之珠帽及珠花亦为彼篡取,此等人岂可以人格待之哉?彼以待妹为无物,妹此等景况,尚思截取此银及物,是欲绝我命也;况在彼家相待之情形,直奴仆不如!……一闻此人,令人怒发冲冠;是可忍,此不可忍!嘱二妹讨取此

8、银时,不妨决裂。”  “讨取百金,不妨决裂,因彼无礼实甚,天良丧尽,其居心直欲置妹于死地也。目我秋家以为无人,妹已衔之刺骨,当以仇敌相见,……无使此无天良之人,再出现于妹之名姓间方快。如后有人问及妹之夫婿,但答之‘死’可也。”“王宅之事举动,吾哥切勿信之。彼家之性情,妹知之深矣,方出此决裂之策也。曾不见从前之待我之情形乎?后妹出居泰顺栈,则又使其仆妇甘辞诱回,其种种举动更厉于前,无一毫改悔之心。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