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跨界主持人现象研究

电视节目跨界主持人现象研究

ID:9522429

大小:5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2

电视节目跨界主持人现象研究_第1页
电视节目跨界主持人现象研究_第2页
电视节目跨界主持人现象研究_第3页
电视节目跨界主持人现象研究_第4页
电视节目跨界主持人现象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视节目跨界主持人现象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电视节目“跨界主持人”现象研究  如果说“兼职主持人”是从主持人从事的职业数量上进行称谓,那么,对“跨界主持人”的探析主要从跨文化类型的角度研究主持人的兼职现象。本文重点研究电视节目的兼职“跨界主持人”。在我国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化经营与发展的背景下,电视台和电视运营机构灵活的用人机制和节目制播方式为这一类主持人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近年来,这一主持人群体渐成规模,并且社会影响较大,成为我国节目主持人诞生30年来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电视节目“跨界主持人”媒介角色的演进  “跨界主持人”是伴随着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演进和主持人队伍的成长发展而演进的,综观

2、我国电视节目的变化,从以下三个阶段可见“跨界主持人”媒介角色的演进过程。  上世纪80年代,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主力军。从1983年第一次春晚到1989年春晚,“跨界主持人”是当时这档中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中的主力军。这一期间,在春晚历任21位主持人中,“跨界主持人”占据了近三分之二的数量。相声演员马季、姜昆、侯耀文,电影演员刘晓庆、孙道临、方舒等,还有哑剧演员王景瑜、配音演员李扬都是通过春晚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节目主持人。尤其在第一次春晚中,电影演员刘晓庆代表远在他乡的子女向父母拜年的临场发挥为晚会增添了浓浓的人情味,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传播魅力

3、初显端倪。这一时期的“跨界主持人”在晚会类电视节目中,以发挥各自的专业特色为主,常常以表演角色组织串联节目,演员的职业特点突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  上世纪90年代,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中的配角。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电视事业飞速发展,专业主持人队伍不断成长壮大。专业院校毕业生、专门为电视节目挑选的职业主持人等依托一批具有创新意义的电视节目迅速占领了电视荧屏的主持权,以赵忠祥、杨澜、白岩松、敬一丹等为代表的央视专职主持人,以李湘为代表的卫视主持人成为家喻户晓的电视明星。从1990年到1999年,央视春晚主持人全部为专职电视主持人。这一时期,在其

4、他综艺娱乐节目中,仍能看到“跨界主持人”的身影,如《童言无忌》的孙国庆,《城市之间》的林依轮等。虽然从数量到知名度,这一时期的“跨界主持人”都远远低于专职主持人,但随着真正意义的主持人节目的出现,“跨界主持人”的主持样态也摆脱了本行业的色彩,从表演状态进入到主持状态。  在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和各种形式的大众文化交融的社会语境下,电视文化在飞速发展中借鉴设计界和时尚界当前流行的“跨界、混搭”路线,使得“跨界”在电视节目主持人中也成为一种潮流。2000年至今,电视节目“跨界主持人”渐成气候。主要表现在:人数不断增加;更丰富,除演员外,模特、运动员、作家

5、等也涉猎电视节目主持;涉及节目类型多样化,在综艺娱乐节目、社教服务节目、谈话节目和讲述类的新闻节目中都能看到“跨界主持人”的身影。这一时期,“跨界主持人”在节目中的重要作用得以发挥,独立担纲主持的节目增多,专业能力与节目的契合度更高,“跨界主持人”成为明星主持人、特色主持人。  电视节目“跨界主持人”在主持传播中的积极作用  近10年,我国电视节目在发展中求新求变,观众的收视品位不断提升,尤其是对主持人专业化、个性化的呼唤使“跨界主持人”走进观众视野。同时,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媒介的经营与管理发生变化。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对主持人拥有了选择

6、权,从节约和开发人力资源的角度,“跨界主持人”良好的社会知名度、丰富的行业积累、可用可不用的灵活性使他们成为“签约主持人”的首选。随着电视节目收视竞争日趋激烈,各省级卫视力求在全国收视中冲出重围,也纷纷起用“跨界主持人”,一时间,“跨界主持人”备受青睐。  “跨界主持人”创新了电视节目的收视视角。当前,我国电视节目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创新节目成为电视台急需破解的瓶颈问题之一,而“跨界主持人”创新了电视节目的收视视角。从目前看,“跨界主持人”的视角主要体现为名人视角。电视机构采用嫁接方式推介新节目,依靠名人的公众影响力吸引受众的收视注意力,能够在较短时间更

7、直接地实现受众和社会对节目的高度关注。“跨界主持人”以名人角度实现对电视节目内容的重新解读。如歌手朱哲琴在旅游卫视节目中进行的“民族音乐寻访之旅”则以歌者的角度诠释了原生态音乐旅程的特殊魅力和意义,实现了重构电视节目内容的目的。  “跨界主持人”符合当今受众多元化的审美需求。近年,我国受众对主持人的专业能力和形象要求的标准日益多元化,从“千人一面,万人同声”到呼唤“个性化”主持人,观众对主持人的审美要求回归“人性化”。  与“学院派”主持人不同的是,“跨界主持人”大多没有接受过主持艺术方面的专业学习和专门训练,他们的主持基本属于本色主持,语音面貌、外貌

8、形象也未必完美,但恰恰是这种不专业让观众感到新鲜、真实、自然,乃至产生亲近感和贴近性。此外,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