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点精讲:诗歌鉴赏

高考语文考点精讲:诗歌鉴赏

ID:9536223

大小:318.26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5-03

高考语文考点精讲:诗歌鉴赏_第1页
高考语文考点精讲:诗歌鉴赏_第2页
高考语文考点精讲:诗歌鉴赏_第3页
高考语文考点精讲:诗歌鉴赏_第4页
高考语文考点精讲:诗歌鉴赏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考点精讲:诗歌鉴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考语文考点精讲:诗歌鉴赏一、考点分析  纵观18套高考试卷,就体裁而言,律诗(4首)和绝句(6首)占了半壁江山;就创作年代而言,唐宋诗词仍受青睐,其中唐诗5首,宋诗5首,宋词4首,占74%。在选材上,写景抒情诗依然独领风骚;在题型设置上,绝大部分试卷都仅采用简答题的形式,唯北京、上海、福建卷还设置了选择题,其中福建卷与往年相比变化较大,将以往的简答题细化为三个不同的题型,除选择题外,还增设了一道填空题,考得更细致具体。  的考点分布依然紧扣《考试大纲》的要求,即“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而对于表达技巧的鉴赏、思想感情的把握又是考查的

2、重点,因此考生在复习中应先学会如何读懂古诗,在准确理解诗歌主旨的基础上,掌握相应题型的解题方法(下文将结合高考真题进行说明),以期在考场上取得理想的成绩。    二、真题再现  (一)鉴赏形象  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福建卷)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者。  (1)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______。(1分)  (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3分)  (3)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2分)  A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

3、田。  B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答案](1)踏  (2)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意思对即可)  (3)A  [解析](1)解答本题要抓住诗题中的动词“访”字,与之相呼应的必然是动词“踏”字,因为唯有“踏”,才能把访者和被访者联系起来。  (2)本题考查对诗歌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答题时要结合整首诗创设的总体意境来分析鉴赏,并且注意此类题型的答题步骤:①先解说题干涉及的诗句,即“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

4、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②再由诗句出发,概括人物形象特点。从“酒熟不出门”无人造访,可见其避世脱俗;从“残花满地”、无人洒扫;可见其随性自然。  (3)本题是对诗歌风格的考查,难度不大。A项出自陶渊明《归园田居》,和《访隐者》一样,所寄寓的都是隐者的情怀。B项出自李白《蜀道难》,是对游子的担忧和劝诫。C项出自杜甫的《登高》,写自己颠沛流离、贫病交加、忧国伤时的复杂感情。D项出自白居易《琵琶行》,抒发的是被贬官员孤独悲凉的情怀。  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江西卷)  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

5、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  (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答案](1)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2)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能力。在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句、注释来理解意象的含义,切不可只看诗题“送人归京师”,就把这首诗片面地认定为送别诗,从而把“子规”的内涵理解成依依惜别之情。结合注释和诗

6、的三四句,我们可初步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北宋都城汴梁遭到了金人铁蹄的践踏,诗人被迫南迁,在江南送人回故都,内心充满了忧国伤时、有家难回的愁苦。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该意象在中学课文里曾多次出现过’,如“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难》),联系旧知,对于学生解答该题也很有帮助。  (2)“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并不矛盾,只要联系写作背景,准确把握全诗的思想感情,考虑到作者面对着国土沦丧、南北分裂的现实,“忧国之愁”便不难理解

7、。  (二)鉴赏语言  1 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分)(湖南卷)  好事近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蘋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4分)  (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1)“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