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改革

媒介融合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改革

ID:9570449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3

媒介融合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改革_第1页
媒介融合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改革_第2页
媒介融合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改革_第3页
媒介融合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改革_第4页
资源描述:

《媒介融合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媒介融合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媒介融合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一、媒介融合给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提出迫切要求  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普尔教授于1983年在《自由的科技》中提出,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随着媒介更替的加速化发展以及我国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媒介融合愈发受到传媒学界与业界的广泛重视。  媒介融合是传媒领域正在经历的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单一型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加速转型,与网络、移动多媒体加速融合,取长补短

2、。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自2009年4月起便停止出版纸质日报,专注于自己的网络版报纸。网络电台、网络视频的异军突起加速着电台听众和电视观众的流失和广播电视广告额的下滑,深刻影响着媒介生态。近年来,中国的各大传统媒体纷纷开通官方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以应对日益增加的来自网络及新媒体的挑战。在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和传播方式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并对传统媒体旧有的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模式形成了挑战。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

3、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1]  无论从媒介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来看,还是从我国领导人对传媒行业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来看,媒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这就倒逼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不能固步自封恪守陈旧教学观念,必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认清和把握传媒行业发展趋势,适时对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进行改革,以培养适应未来市场需求的媒介融合复合型

4、人才。  二、培养全媒体人才应成为当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目标  在媒介融合的新形势下,传统媒体在加速改变传播形态,各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也在加大组织的媒体(主要是网站)建设,商业网站(门户类、专业类)蓬勃发展,这预示着市场对全媒体人才有极大需求。具体来说本文由.L.收集整理,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市场需要一专多能的T型传媒人才。  一专体现在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功底。随着智能手机、网络的普及以及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公民参与信息传播的机会越来越多,专业新闻工作者必须提高信息的权威性,加大深度报道和

5、新闻分析的力度,这样才能区别于公民记者,凸显专业素养,这在无形中抬高了传统媒体职业新闻传播的门槛,要求新闻传播专业培养的人才有更加扎实的理论功底。[2]  多能,一方面体现在知识渊博。传媒行业与社会各行各业密不可分,现今媒体更加青睐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辽沈晚报》、《新京报》等媒体甚至公开在招聘信息中标明需要政治学、社会学、法律、金融等专业人才。正因此,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在全国范围内首开先河,从2012年9月开始对本科生实行的2+2培养模式(即:本科第一、第二学年,学生可在经济学方向、社会学方向

6、、汉语言文学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方向中任选一个方向,并按上述4个方向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第三、第四学年,按照新闻传播学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学习。)[3],以适应媒介变化对复合型新闻人才的需求。  此外,媒介融合环境下,要求传媒从业人员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新闻采写、信息发布、媒介管理、受众分析、广告经营、公关危机传播等一系列问题,单一学科的专业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传媒行业的需求。  多能,另一方面还体现在具有多媒体技能。媒介融合内涵之一是传播技术的融合,即多媒体化。这种背景下,单

7、一的专业技能已无法胜任新闻传播工作,熟练和运用多媒体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未来传媒行业的首选。懂新闻采写,会实践操作,文字、图片、音视频编辑、网络报道、传播策划各方面技能都要熟练,方能适应新形势下的传媒行业。在新媒体时代,要加强培养媒介融合时代的背包记者。  三、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路径  如前所述,未来媒体的主流传播形态必定是多媒体融合的传播形态,市场需求也是复合型的全媒体人才,这就倒逼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必须突破固有思维,主动变革,以适应未来市场发展的需求。  (一)课程设置应

8、与时俱进。  加强通识教育。应通过跨专业、跨学科培养拥有广博的文化和社会科学知识、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深厚的人文修养、全面的专业技能,富有专业发展潜质的新闻传播人才。重视非新闻专业包括文史哲、法律、经济、管理、心理学等专业课程的知识教育,加强人文艺术类课程和社会科学类课程教育,这对于提高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加强跨媒体教育。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新闻学专业主要围绕着传统的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实务(以平面媒体的采、写、编、评)来设置,理论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