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穿刺方法对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血的探讨

两种不同穿刺方法对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血的探讨

ID:9574803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3

两种不同穿刺方法对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血的探讨_第1页
两种不同穿刺方法对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血的探讨_第2页
资源描述:

《两种不同穿刺方法对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血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两种不同穿刺方法对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血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管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简称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留置时间最长可达1年左右,操作危险性低,临床广泛用于中长期需要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避免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重症静脉炎,以至组织坏死。因此临床医生已逐步认识到PICC在完善病人整体治疗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经过临床的实际经验,我们发现不同的穿刺方法与局部的渗

2、血量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我们对160例患者进行可比性的临床观察。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自2009年1月至10月我科共有160例患者行PICC置管术,其中直接刺入血管内为A组,进入皮下行走0.5cm后再刺入血管内为B组1.2材料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项瓣膜式PICC,单腔,型号4Fr,长度60cm。1.3选择血管严格掌握导管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选择肘部的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和头静脉,严格评估每条血管的位置、走行、弹性及充盈度,血管的选择是保证穿刺成功的关键。1.3.1穿刺方法正确测量置管长度,局部

3、消毒、铺巾,行静脉穿刺,A、B两组穿刺角度均为15~30°,但A组套管针进皮后直接穿刺血管。B组套管针进皮后潜行0.5cm在穿刺血管,两组见回血后,松止血带,将穿刺套管针继续送入0.5~1cm,撤出针芯后,慢慢地送入导管15cm左右时嘱患者头偏向穿刺侧,下颌尽量贴近肩部,防止导管进入颈静脉,至所需长度,撤出支撑导丝和插管鞘,用带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抽回血,然后脉冲式冲洗管腔,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连接封闭锁,压迫穿刺部位止血并固定,术后拍摄X光片确定导管位置。1.3.2按压穿刺部位、方法和时间A、B两组采用相

4、同的按压方法和时间,部位:按压穿刺点及穿刺点下1cm和穿刺点上3cm。方法:将四个手指并拢,无名指按压在穿刺点,小拇指按压穿刺点以下,食指和中指按压在穿刺点以上,注意勿揉,时间:保持20分钟。1.4观察内容160名患者置管后观察24小时渗血情况,次日由穿刺者亲自进行随诊换药。1.5判断标准穿刺成功后,在穿刺处采用长4cm、宽2cm的四层纱布覆盖,血将纱布完全渗透为大量渗血,血将纱布渗透一半为中量渗血,血将纱布渗透1/4为小量渗血,纱布干净为无渗血。1.6统计学处理采用秩和检验对结果进行处理。2结果经卡方检

5、验,卡方值=89.9297,自由度=3,P=0.00,按α=0.05水准拒绝Ho,两组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两组的渗血率不同,B组渗血量明显少于A组。3讨论近年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优越性在于操作方便安全,创伤小,并发症较其它深静脉置管少,可减轻病人的痛苦,为需要中长期输液及输注刺激性药物的患者提供静脉通道,减少了多次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工作中我们发现如减少PICC穿刺置管后的渗血,可预防感染和静脉炎的发生,从而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保证治疗的顺利完成。为确保带管患者的合作

6、治疗应注意以下护理要点。3.1穿刺速度A组进皮和进血管的速度相同,所以,穿刺血管的速度较快,对血管损伤较大。B组进皮速度较快,在皮下潜行0.5cm后,缓慢穿刺血管,对血管损伤小,渗血较少。3.2穿刺点出血穿刺套管针头较粗,局部损伤较大,由于A组直接穿刺血管,针尖在皮下没有潜行,当患者在短期内患肢活动,造成刚刚凝固的血痂就会松动或脱落,血可以直接从血管与皮肤穿刺处渗出,并在穿刺点处聚集,最终污染穿刺点。B组为皮下潜行穿刺,针尖在皮下潜行距离长约0.5cm,这样,皮下血管穿刺点凝集的血痂,由于皮肤的弹性回缩功

7、能,不容易脱落,就会减少穿刺点渗血。3.3带管肢体护理置管成功后,嘱患者不能剧烈活动、不能负重等注意事项。3.4减少渗血是预防皮肤感染的关键血是最好的培养基,局部渗血较多如不及时更换贴膜,在2~3天内繁殖大量病原菌,造成局部感染。3.5穿刺点周围皮肤护理要点如患者局部穿刺点有渗血或出汗,皮肤表面细菌易通过皮损处进入血管内,并沿着导管到达导管的尖端,引起导管尖端的细菌繁殖,引起导管相关行感染。因此要严格按照PICC换药规范进行操作,预防感染发生。4小结在穿刺过程中,要注意进针角度不宜过大,进针速度不宜过快,

8、减少套管针对血管的损伤,尤其注意穿刺时皮下潜行0.5cm,可明显减少穿刺点渗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