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天气的变化特征研究

雷暴天气的变化特征研究

ID:9580728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2

雷暴天气的变化特征研究_第1页
雷暴天气的变化特征研究_第2页
雷暴天气的变化特征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雷暴天气的变化特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雷暴天气的变化特征研究摘要阐述了雷暴的形成条件及雷暴来临时各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提出了人身、建筑物和现代化设备防雷措施,以期为雷暴天气预报预测提供详实的数据资料。  关键词雷暴天气;形成条件;变化特征;防御措施  中图分类号P427.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0)01-0295-01    襄汾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东临浮山、曲沃、翼城,西傍乡宁,南毗曲沃、侯马、新绛,北连临汾。东经111°6′38″~111°40′55″,北纬35°40′5″~36°3′20″。南北39.3km,东西26.5km,总面积1304km2。总人口49万人。襄汾县是雷暴的多发地区

2、,有雷日数长、全年雷暴日数多的特点。雷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强烈雷暴的发生,常伴随大风、大雨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出现,有时人畜直接遭受雷击造成伤亡,或引起火灾或使建筑物倒塌,感应雷还能导致电子设备损坏等,给人类带来灾害。因而准确的雷暴资料,对天气预报的分析和工业、农业、计算机网络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雷暴的形成条件    雷暴又称风暴,是发生在积雨云中的放电、雷鸣现象,是一种强烈对流性天气,它出现时常伴有狂风、暴雨、冰雹等天气现象,是一种破坏性极其严重的自然灾害,常造成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1]。因此,研究雷暴天气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产生雷暴的积雨云称雷暴云,一

3、个雷暴云叫做雷暴单体,它的水平范围约19km,持续时间达数十分钟。雷暴云可以孤立分散出现,也可组成雷暴群,出现在几百千米至上千千米的范围内,持续时间达几小时至十几小时。我国雷暴日数南方多于北方,山区多于平原。多出现在夏季和秋季,冬季只在我国南方偶有出现。雷暴出现的时间多在下午。夜间因云顶辐射冷却,使云层内的温度层结变得不稳定,也可引起雷暴,称为夜雷暴。    2雷暴来临时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    雷暴在发展变化过程中,近地面层大气状态也会有强烈的反应,所以雷暴出现前,人们会感觉到天气异常闷热,雷雨天气的到来会使各种气象要素发生剧烈变化,如温度急升,湿度急降,风速突增,气压波动大等,

4、因此雷雨天气来临之前要全面观察各种仪器和检查各种仪器是否正常运行[2]。  (1)气温变化。雷暴发生前由于受暖湿空气控制,所以会感到闷热;雷暴发生时,由于下降气流的出现,温度骤然降低。  (2)气压变化。雷暴处于发展阶段时,地面气压一直是下降的,但到了成熟阶段,由于下降冷空气的出现,气压便突然上升。因为雷暴附近的地面气压场的变化,导致测站气压自记曲线上会出现一个凸起的高峰,这个高峰和气温空降的时间大致是相同的。  (3)风的变化。当雷暴处于发展阶段时,地面风很小。雷暴到达成熟阶段以后,随着下降气流的出现,往往风向突然改变,风速立即增大,并带有明显的阵性,这种现象常常是雷雨即将来临的

5、先兆。  (4)降水。雷暴降水都是强度很大的阵性降水,降水的持续时间取决于通过测站的雷暴单体的数目、大小、速度和部位。  (5)湿度变化。雷暴发生前,由于上升运动的发展,把近地面层空气中的水汽大量上传,所以地面相对湿度减小。但当降水开始后,相对湿度迅速增加至接近100%。    3雷暴的防御措施    雷暴是造成雷击的先决条件。雷暴能否造成雷击事故,要根据雷暴强度、地质、地貌以及地面构物、设备分配密度等条件而定[3,4]。    3.1雷击发生时自我保护措施  (1)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防止雷电反击和跨步电压伤人。  (2)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烟囱、旗杆,如有

6、条件,应进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船只,但帆布的篷车、拖拉机、摩托车等在雷雨发生时是比较危险的,应尽快远离。  (3)尽量离开山丘、海滨、河边、池塘边,离开孤立的树木和没有防雷装置的孤立建筑物,铁围栏、铁丝网、金属晒衣绳也很危险。  (4)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行走,外出时应穿塑料材质等不浸水的雨衣,不要骑在牲畜上或自行车上行走;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不要把带有金属杆的工具如铁锹、锄头扛在肩上。  (5)人在遭受雷击前,会突然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这时应立刻躺倒在地,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降低自身位势、缩小暴露面。  (6)如果雷雨天气

7、人呆在室内,必须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把电视机室外天线在雷雨天与电视机脱离,而与接地线连接;尽量停止使用电器,拔掉电源插头;不要打电话和手机;不要靠近室内金属设备(如暖气片、自来水管、下水管);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    3.2高层建筑物及现代化设备防雷措施  (1)高层建筑物除安装规范、合格的防雷设施、避雷针以外,还可以直接在建筑物顶端加装消雷器,采取综合防雷技术防止雷电灾害,并对防雷设施进行定期监测。  (2)现代化设备厂房及办公区域等除了做好外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