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浅谈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ID:9582682

大小:5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3

浅谈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_第1页
浅谈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_第2页
浅谈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浅谈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即从水稻栽培的全过程和农业生态系统的总体观点出发,以预防为主,.L.根据病虫害与水稻、有益生物和环境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合理应用植物检疫、物理、生物、农业、化学等防治措施,进行综合防治,经济、安全、有效地把病虫害控制在不能造成危害的程度,同时把整个农业生态系统内有害副作用减小到最低限度。为了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最大限度地降低病虫危害程度,长丰县采用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施药技术  1.1对症下药,药、水配比适宜,选用新型施药工具  首先认真

2、查虫诊病,辨明主要为害的是虫还是病,再辨别其种类。对未能认准的疑难病虫,应及时找当地的农技人员现场确诊;或在田间拔取典型具有代表性的样株,带泥用塑料袋包好根部,送到当地农技部门请农技人员确诊,并指导对症下药。在使用乳油剂或水剂农药时,可用塑料瓶做成一个带把的小量筒,并准备一个能盛20~25kg水的桶,配药时先按每公顷用药量用小量筒量药倒入桶内,再按要求的稀释倍数加水搅均使用。为确保稻田施药均匀,可选用由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研制的新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该产品操作灵活、方便,不易渗漏。一般喷施的药液(指经水稀释后的药液)应在525kg/hm2以上。  1.2实行后退喷药

3、  施药时,将习惯的前进喷雾改为后退喷施操作,保持行走的幅度有一定距离。经实践证明,后退喷药较习惯的前进喷药操作有以下好处:①因缓慢后退,有利喷足药量;②不致因行走而人为碰落过道两旁稻苗上的药液,提高防治效果;③药液不易沾染衣服,有利于人体健康。在田间施药时,应保持一定的行走幅度,不应无规律地行走。根据水稻的一般密植规格,每次下田左右摆动喷雾的幅度以8~10行稻丛为宜,以防止行走过窄,造成药液浪费和分布不均;而行走过宽又会降低防治效果。  1.3施药时保持深水层  施药田块不宜串灌、漫灌,凡过水丘田块应在施药前加开排灌沟。施药时,田间应保持3~5cm深水层。  2

4、、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2.1稻瘟病  稻瘟病俗称鬼掐颈,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  2.1.1发病特点。苗瘟:病苗基部变黑褐色,上部呈黄褐色或淡红褐色而枯死。潮湿时病苗表面常有灰绿色霉层。叶瘟:病斑呈纺锤形,最外层黄色,内圈褐色,中央灰白色;病斑两端有褐色坏死线向外延伸呈长条状,病斑背面产生灰绿色的霉层。穗颈瘟:发生于穗颈上。病部呈褐色或墨绿色。穗颈发病早的多形成全白穗;迟的则谷粒不充实,病穗往往从颈部折下,形成吊颈。  2.1.2防治方法。①在水稻品种中,不同品种抗病力差异较大,而且随着稻瘟病不同,菌群的生理小种变化、品种间的抗病力亦发生变化。因此,选择抗病品种不能

5、一成不变,应不断更新换代优良抗病新品种,种子消毒:1%的石灰水浸种;强氯精消毒。②在选择抗病组合的同时,播种前用福尔马林或强氯精进行种子处理,可消灭稻瘟病和其他病菌。发病田禾秆不应堆置于水源和稻田埂上,也不应用作催芽时的覆盖物,在稻秆回田时,应在撒施生石灰后把禾秆犁埋入或淹没在水里沤烂。药剂浸秧:用2%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按50g对水25kg的比例,将秧洗净甩干,浸入药液中30s取出堆闷,闷30min,然后栽插。③喷药防治:一旦出现叶瘟发病中心,及时用甲基托布津、乙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喷雾;亦可用富士一号,一般用750mL/hm2对水900kg喷雾。在水稻

6、孕穗破口期,不管田块是否发病,都应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5kg/hm2对水900kg喷雾防治1次。在抽穗后发现穗颈瘟,用富士一号1500mL/hm2对水900kg进行喷雾。  2.2水稻纹枯病  纹枯病俗称花脚杆,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也是我县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  2.2.1发病特点。病斑中部呈灰白色,边缘呈暗褐色,经常几个病斑相互连合成云纹状大斑块。在阴雨多湿的情况下,病部长出白色或灰白色的蛛丝状菌丝体,以后逐渐形成白绒状菌块,最后变成褐色坚硬菌核。  2.2.2防治方法。①清除菌源,打捞浪渣,铲除田边杂草,不用病稻草还田;②合理施肥灌溉;③及时喷药:用1

7、%(1万单位)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7.5kg/hm2,或2%井冈霉素1.125kg/hm2,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kg/hm2对水1125kg喷雾。也可用草木灰225~300kg/hm2对水1500kg浸泡一昼夜,过滤后喷雾;或用草木灰375~525kg/hm2直接撒施。  2.3稻杆蝇  2.3.1危害症状。幼虫乳白色,钻入心叶内为害,秧苗被害后抽出的心叶上有椭圆形或长条形小孔洞,后发展成纵长裂条,叶片破碎。  2.3.2防治方法。用18%杀虫双3.75kg/hm2对水900kg喷雾。  2.4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又叫裹叶虫,主迁入期一般为5月下旬至6

8、月中旬,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