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农业制度创新需先行

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农业制度创新需先行

ID:9642677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4

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农业制度创新需先行_第1页
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农业制度创新需先行_第2页
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农业制度创新需先行_第3页
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农业制度创新需先行_第4页
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农业制度创新需先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农业制度创新需先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农业制度创新需先行  摘要:农业是支撑、农民是关键、农村是载体,而制度是动力。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在倡导发展新农业、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建立新制度——现代农业制度的作用。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新农村建设难度最大,建设涉及面最广的地区。树立民族地区农业制度先行的发展理念,考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制度以及怎样利用制度来为西部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服务。  关键词:农业制度;制度创新;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    一、制度及制度创新    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已

2、经为许多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所证实。制度安排的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关系着经济发展的兴衰成败,而且还决定着社会和经济运行的激励结构。好的合理的制度安排无疑能起到降低交易成本、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提供人们关于行动的信息、提供激励机制、约束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减少外部性等功能作用。而坏的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必然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阻碍和限制着经济的发展。近代兴起的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这以新制度经济学中的诺思的观点为代表,他通过分析认为:(1)即使在没有投入要素的增加而只有制度创新的情况下,也能产生经济增长

3、。(2)认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增长的关键因素,而制度的不断创新无疑也为这种效率的有效保持提供了最优实现条件。诺思的观点为我们在经济发展中重视制度创新提供了有利的理论依据。    二、农业制度创新与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党中央日益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新农村是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只有它的有效建成,我国的全面推进现代化战略才具有真正的现实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任务,它包含着生产、生活、

4、乡风、村容、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并对每方面内容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它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把握重点、分清阶段、循序渐进的推进。  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业生产是基础,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而创新农业制度是动力。我国的西部地区,是我国农村面积最大、农民人口最多、农村基础设施最落后的地区;它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区,全国55个少数民族人口(1105亿)中,有50个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2

5、%;西部还是贫困人口分布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占到全国乡村贫困人口的40%以上。这可以说是西部民族地区的最大区情,对于这一点,有学者早就指出:“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西部民族地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初级阶段”、“民族地区从总体上还不具备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等论断。因此,在各种要素投入严重不足、自我积蓄能力极差的民族地区,单靠自己走完并赶上经济发达的东中部地区、完成新农村建设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重视制度的力量,重视民族地区现代农业制度的创新与实施。制度先行,争取以制度的完善来吸引外部群体的投资,激活内部群

6、体的活力,进而带动民族地区整个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农业制度简要的说,就是人们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时所必须遵循的一系列行为规则。传统的农业制度一般包括土地制度、生产组织、经营方式及其相关政策、法规等。在农业建设新时期,创新农业制度客观上要求西部民族地区制定出能够适应和促进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并对人的生产行为产生激励功能,能反映农业产业链条上各环节生产组织形式及相互关系的制度安排。具体来说,包括土地制度、生产组织、经营方式;与之相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运行机制以及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具体而言,它的框架结构包括土地实行家庭

7、经营制、农户实行合作制、农业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及它的社会化配套体系。其中,农村土地制度是核心和基础;农民合作社制度处于中间层次;农业公司制度是操作层面;而配套设施则是其社会化支撑系统,对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这些支撑体系主要包括:构建现代金融保险服务体系;构建现代农技服务体系;构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立新型农民培训和转移就业制度;构建农业质量标准、绿色、环保体系;构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构建农业法律保障体系等。要实现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制度的创新,社会化支撑体系先行是其重要出路。    三、我国西部民族地

8、区目前农业制度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农业制度建设虽然在家庭联产承包等基本土地制度的贯彻上趋于一致,但总的来说还是落后于全国的。这是因为在我国西部的民族地区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影响很深,其合作制、公司制等的建立都有一定的难度,更别说保险、科技等配套服务设施的全面建立。  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