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地理研究性学习初探

指导地理研究性学习初探

ID:9646133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4

指导地理研究性学习初探_第1页
指导地理研究性学习初探_第2页
指导地理研究性学习初探_第3页
指导地理研究性学习初探_第4页
资源描述:

《指导地理研究性学习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指导地理研究性学习初探新世纪需求新型的人才,新型的人才要靠新型的教育培养。新型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是学生的全面发展,顺应时代的发展,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学习对终生有用的地理,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要求实现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多途径获取终生有用的地理知识、重视生活体验和实践能力等新的教学目标。研究性学习是最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在指导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教改实验中我们做了如下思考和探索。一、充分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特点,积极投身地理研究性学习教改实验加强自身学习,正

2、确认识、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特点,是搞好地理研究性学习教改实验的前提。“研究是指用科学的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学生的研究活动贯穿于学习过程始终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突出的特点在于学习的主动探究性,且学生是实施研究活动的主体。地理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着眼点是强调把学到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综合分析、判断反思,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从而增强对地理知识的感受和体验。因此,研究性学习具有极为丰富的素质教育功能,我们地理教师要把握这一地理教学的研究热点,积极投身于指导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教改实践中。二、立足

3、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新思路(一)结合教材内容,联系当地实际,找准研究性学习的着眼点充分理解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在教学中从更高层面和更高的视角把握教材、挖掘教材,根据研究性课题的内容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做出新的构思和处理,围绕树立正确的“人地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精心设计研究性学习专题、目标、步骤,并预想可遇到的困难及采取的相关引导措施等。如《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一章,可结合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组织学生考察、研究我县新建热电厂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发展前景展望等,使学生理论联系实

4、际,增强对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等问题的感性认识,并通过组织相关讨论:“假如让我来选址”、“假如我是热电厂附近居民”等问题来引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二)创设研究性学习情景,引导学生步入研究情景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也应该成为地理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因此,立足课堂搞好地理研究性学习是我们的重要教改目标之一。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注意设计一系列相关的趣味性浓厚、环环相扣、值得探究的地理问题,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探究问题的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去讨论,引导学生逐步从

5、疑问中得出正确的探究目标,甚至将探究延伸至课外去查找相关资料,来证实自己的观点。如:阿富汗饱受战乱的原因、印巴冲突的由来及现状、巴以冲突的根源及思考、假如我是联合国秘书长等等,均可联系时事,并以此作为教学中新的契机,进行启发引导,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性问题的浓厚兴趣。(三)指导学生有目的的收集相关资料,深化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自己从多种渠道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并学会分析、加工、提炼并从中发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课前引导学生依据所学内容有目的的收集资料,让学生自己

6、举例来解释课本结论或补充拓展学习内容,如课前三分钟地理演讲、我所了解的美国、学习巴西的感悟、展望新世纪地球村民的交往、由小清河再度污染所想到的、假如我是环保局长、县城污染今昔、农民大量涌进城市是喜是忧等等,为完成好这些相关任务,学生必须主动查找资料,千方百计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在信息化的今天,对学生来说已经不是难事,而且这样得来的例证,既能丰富课本内容,又可引起学生共鸣,容易为学生认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热情高涨。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还有利于学生初步学会质疑、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方法。如华北地区春旱严重,素有“春雨贵如油”

7、之说,可今年春末几天的连续阴雨,不但没有给农民带来缓解旱情的喜悦,反而使小麦、果树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给齐鲁大地的农业生产造成巨额损失。这究竟为什么?当这一问题提出时,学生议论纷纷,争相发言,但难以找到问题的症结。通过课外走访调查、搜集资料、课上质疑、讨论、答辩、交流等,终于弄清了这场连绵多日的春雨给已活跃生长的植物带来的罕见的冻害影响,加深了对北方地区降水的年际变化规律和倒春寒的认识,从而充分理解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初步学会了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地理事物,即实现了知识的内化,又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真

8、可谓一举多得。(四)把握“五多”,通过双向互动式教学,实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在指导学生进行地理研究性学习中,我们注意到把握以下“五多”,即多设计能诱发学生探究积极性的问题、多给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多给学生提供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机会、多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多给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想象空间和机遇。注意因“学情”的变化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故意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