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观察

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观察

ID:9654457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观察_第1页
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观察_第2页
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15例,两组病人均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为每周100~150U/kg。同时治疗组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g,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于治疗后第12周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减少,而对照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无明显改变。结论左卡尼汀能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及提高其疗效,并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关键词】左卡尼汀;促红细胞生成素;尿毒症;血液

2、透析;贫血贫血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常见合并症,其中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是贫血的最主要原因,而左卡尼汀缺乏致红细胞脆性增加,红细胞寿命缩短,是导致肾性贫血另一重要因素,为此我们联合应用左卡尼汀及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观察左卡尼汀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影响。1对象与方法1.1观察对象2003年1月~2005年10月我院血液透析中心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男29例,女31例,年龄45±4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35例,高血压肾病10例,糖尿病肾病13例,多囊肾1例,紫癜性肾炎1例。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透析时间及

3、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1.2纳入标准常规透析6个月以上,病情稳定;Hb<90g/L,Hct<27%;每周透析2次,每次4h;无顽固性高血压;无严重的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2周内无输血及出血史;无严重的感染及未控制的恶性肿瘤;无妊娠。1.3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红细胞生成素,分2次或3次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每周150U/kg,当Hb100g/L,Hct30%后逐渐减量至维持量。同时常规口服铁剂、叶酸及维生素B12等。同时治疗组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g,疗程12周,分别记录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的Hb

4、、Hct数值及EPO的维持量。1.4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2结果2.1治疗前后两组EPO用量比较见表1。表1两组治疗前后EPO用量比较(略)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t=2.94,*P<0.01,差异有显著性2.2治疗前后两组Hb、Hct变化见表2。两组开始时Hb、Hct无明显差异,经过3周治疗后,两组的Hb、Hct开始上升,到第12周时两组Hb、Hct均明显升高,但治疗组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明显。表2两组治疗前后Hb、Hct变化(略)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t=2.16,*P<0.05;t=2.54,**P<0.05差

5、异有显著性3讨论肾性贫血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透患者极为常见,其主要原因是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减少,同时,铁剂、叶酸等造血原料的缺乏及血透时红细胞破坏、某些营养物质丢失也不可忽视。虽然应用EPO治疗肾性贫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有一部分患者效果欠佳。近年来研究发现,左卡尼汀的缺乏可能是肾性贫血的另一重要原因,左卡尼汀又名左旋肉碱,其化学结构为3羟基24氮2三甲基胺丁酸盐,是人体细胞的天然组成成分,是一种水溶性季铵化合物,分子量为621D,左卡尼汀还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机体组织内的特殊氨基酸,是人体内长链脂肪酸代谢产生能量所必需的一种物质,其主要功能是作为载体以脂酰卡尼汀的

6、形式将长链脂肪酸以线粒体膜外转运到膜内,参与能量产生,同时参加支链氨基酸代谢产物的运输,从而促进了支链氨基酸的正常代谢。左卡尼汀其主要来源是食物摄取,生物利用度为54%~87%,其次肝脏和肾脏中也会合成左卡尼汀,故一般不会缺乏[1]。而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毒素的蓄积,代谢性酸中毒等均可引起食欲差,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以及饮食限制,导致对左卡尼汀的摄入减少;同时由于肾脏结构和功能减退,使肾脏对左卡尼汀的内源性合成大量减少,因此发生左卡尼汀缺乏,而且不仅血浆中水平下降,肌肉中左卡尼汀贮存量也明显低于正常,常可导致一系列临床表现,左卡尼汀缺乏后可导致患者对红细胞生

7、成素抵抗增加,还可以导致正常红细胞脆性增加,红细胞寿命缩短,本文两组患者经EPO治疗后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均有提高,但治疗组同时补充左卡尼汀后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取得了更显著的提高(P<0.05),且红细胞生成素的维持用量明显减少(P<0.01),其原因可能为:左卡尼汀通过参与脂质代谢过程减少了红细胞长链酰基肉碱的积聚,改变了红细胞膜的脂质成分,增加了红细胞对不同类型应激的抵抗,使红细胞膜的脆性降低,红细胞破坏减少,寿命延长,同时左卡尼汀通过对骨髓红系祖细胞的作用提高了疗效;卡尼汀治疗后患者对红细胞生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