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及新进展

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及新进展

ID:9669678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5

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及新进展_第1页
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及新进展_第2页
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及新进展_第3页
资源描述:

《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及新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及新进展  磺脲类药物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口服降糖药,它是通过与β-细胞表面特异受体的相互作用,刺激胰岛素分泌,产生降血糖的作用,可使60%~70%的病人得到较好的控制,使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降低1%~2%,空腹血糖较高及重度肥胖症患者疗效不佳。第一代磺脲类药物主要有甲磺丁脲、氯磺丙脲等,而后者作用时间长和低血糖风险大已少用;第二代磺脲类药物主要有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等,作用优于第一代;第三代磺脲类药物有格列美脲。老年患者或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者宜选用格列吡嗪、格列喹酮,不宜选用降糖作用强的格列本脲;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

2、者可选用格列喹酮;病程较长、空腹血糖较高或依从性差的患者可选用格列美脲、格列本脲、格列齐特等。使用此类药物应先从小剂量开始,餐前30min服用,低血糖是此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在使用中应注意防止发生。  1.2双胍类药物  双胍类药物能促进肌肉等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加速无氧酵解;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与受体的结合,并有促进受体后的效应,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葡萄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抑制肝糖原的异生,降低肝糖原输出;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水平,降低脂肪酸氧化率;有效控制体重等。单用不引起低血糖,不仅可降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还可使糖化血红蛋白进一步降低

3、;对肥胖患者可作为一线药物,对非肥胖患者单用磺脲类药物降糖效果不好,可联用双胍类。可与胰岛素联用以减少胰岛素用量。常用药物为二甲双胍,口服从小剂量开始,餐间或餐后服用可减少胃肠道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腹胀、腹泻、口腔金属味等,经肾排泄。对心肝肾功能衰竭、酒精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前期等均禁用。  1.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竞争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防止1,4糖苷键水解,使多糖、双糖的水解产生葡萄糖的速度减慢,血糖峰值降低,因而主要降低餐后血糖。主要代表药物有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前者长期应用可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副作用主要为

4、胃胀、腹胀,与剂量有关,为一过性,用药剂量应缓慢调整,无肾毒作用,并不受肾功能的影响;后者对肠道的麦芽糖酶、蔗糖酶抑制作用强,胃肠道反应低。  1.4噻啶烷二酮类药物  噻唑烷二酮类是一类新型胰岛素增敏剂,作为体内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受体激动剂,减弱胰岛素抵抗,干预胰岛β细胞受损病程,达到降糖与降低血管并发症危险的治疗目的,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单用不引起低血糖。主要代表药物有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可引发肝功损害、体重增加、低血糖、液体潴留等副作用。  1.5餐时血糖调节剂  这是一种新型的短效口服促胰岛素分泌新药,以细胞为介导的餐时血糖调节剂,通过与不同的受体结合

5、以关闭β-细胞膜中ATP-依赖性钾通道,使β-细胞去极化,打开钙通道,使钙内流增加,诱导β-细胞分泌胰岛素。此作用依赖于有功能的β-细胞,使2型糖尿病患者与进食相关的异常胰岛素分泌模式得到纠正,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仅对餐时胰岛素分泌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在空腹及餐后对胰岛素分泌无刺激作用。具有吸收快、起效快、代谢快的特点。主要代表药物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肝、肾毒性小,对β-细胞衰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严重肝、肾损害者禁用。  1.6胰岛素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

6、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性。迄今为止,任何药物都不能完全替代胰岛素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胰岛素治疗几乎是所有类型糖尿病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按胰岛素作用时间可分为超短效、短效、中效和长效胰岛素,另可将短效和中效胰岛素按不同比例作成预混胰岛素。当今的胰岛素治疗策略,一是强调更加精细、更加符合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二是主张早期应用胰岛素;三是主张个体化应用。尽可能地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规律,并监测病情,按治疗反应和需要合理设计和调整胰岛素方案及用量。胰岛素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低血糖反应,还有局部刺激、过敏反应、胰岛素性水肿等。另外,胰岛素泵可将人体所需基础胰岛素及进食后所需胰岛

7、素按所设定的量以每小时为时间单元均匀给予,使患者随时保持正常范围血糖,是胰岛素治疗患者的一大变革。  这类药物尚处于研究中,但研究结果已表明这类药物具有更好的降糖、降脂作用,可以避免原有的水肿和心衰的不良反应。  2.3钠-葡萄糖转运子2(SGLT-2)抑制剂  可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吸收,从而降低高血糖。由于每日有一定的能量和钠盐从尿中丢失,有助于减肥、降血压和减轻水肿。  3结语  目前,糖尿病仍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尚无根治的办法,在饮食治疗和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应结合年龄、病期、病情、有无慢性并发症,量身定制科学合理的个性化与人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