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游戏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中国网络游戏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ID:9672503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5

中国网络游戏人才培养模式探讨_第1页
中国网络游戏人才培养模式探讨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国网络游戏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网络游戏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摘要:中国网络游戏近几年得到飞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与行业的快速成长相对应的却是行业专业人才的严重滞后。首先分析网络游戏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然后提出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三种网络游戏人才培养的方法:企业自行培养型,学校正规教育型和校企联合培养型,最后对中国网络游戏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有意探讨。关键词:网络游戏;游戏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C913.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4-0164-01在世界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网络游戏产业却呈显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网络游戏作为最

2、新的朝阳产业,已经成为了全球IT业新的增长热点。与行业庞大的产值和快速的发展相比,行业的从业人员规模与增长速度严重滞后。目前整个行业的从业人员严重供不应求,在人才市场上,合格的游戏开发人员异常的抢手。为何网络游戏的合格人才如此稀缺呢?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人们传统观念认为,游戏本身并不是一个产业。游戏就是玩,很难登上大雅之堂。因此,很多的人对游戏有一种天生的排斥心理。家长们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从事这种“不务正业”的工作。这种传统观念严重限制了网游人才的供给,使得网络游戏行业成为“洪水猛兽”,让人敬而远之。第二,网络游戏对人才的“

3、特殊”要求比较多。网游人才首先应该热爱游戏,要经常玩游戏。而经常玩游戏在很多人眼里并不是一种能力的体现。网游的“特殊”需求正是大量游戏经验的积累,如果没有足够的游戏经验,是很难成为合格游戏人才的。第三,网络游戏行业对于新人来说入门时间太长。一般而言,一位毕业生从开始入门到成为一名合格的网游人才需要经历至少一款网络游戏。目前,平均一款网游的开发时间要1年以上,长的更是高达4~5年。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坚持这么长的时间,是需要面对很多的诱惑与挑战的。由于这一系列障碍的存在,使得网络游戏人才的培养异常的困难。目前社会上比较常见的网游人才培养

4、模式有以下几种:企业自行培养型:很多公司直接招聘大学毕业生,然后花巨资对这些网络游戏开发的“新手”进行培训。等他们基本掌握了网络游戏开发的技能后,将这些“半成品”放到真实的网络游戏项目中去,进行实际的培训与锻炼。网络游戏的开发讲究经验,而网游企业真实的开发环境是新员工提高网游技能最有效的途径。在经历至少一款项目后,新员工最终成为合格的游戏人才。学校正规教育型:目前,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网络游戏培训机构。网游培训机构的存在可以大大减轻网游公司人才培养低效率问题,为专业网游人才的批量生产提供了条件。但这种模式的问题有二:一方面参与培训的学员要

5、先支付高额的培训费用,这使得很多具有优秀潜质的人才由于无法支付游戏培训机构的高额学费,而失去了进入网络游戏行业的机会;另一方面,一些培训机构过于重视短期经济效益,而对培训的质量要求不高,使得通过培训机构培训出来的学员进入到网络游戏企业中后,还要进行二次“加工”,未能完成培训机构本应该达到的人才培养目标。校企联合培养型:这种模式吸收了前两种模式的优点,由网络游戏企业出费用,进行网游人才培训。培训合格后,学员直接进入企业工作。这种模式即保留了企业中网络游戏项目真实的开发环境,同时,还可以减轻学员的经济负担。但是,这种模式也有问题,学校的学员由各

6、个企业出资培训,他们之间可能会产生攀比,在将来培训结束后,可能会出现学员违约现象,使得培训的网游企业“赔了夫人又折兵”。校企联合培养的另一种模式是学员和网络游戏公司各出一部分费用,进行人才培养。这种培养模式设计上看更趋于合理,但是目前很难得到参与培训学员的认可。学生毕业工作后会想当然地认为应该从企业拿工资,而并不认为自己应该继续为自己欠缺的技能支付培训费用。未来,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以及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这种模式或许会成为未来网游人才培训的主流。参考文献:[1]魏晶泫.网络游戏产业发展战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全玮.

7、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现存的三大问题及解决对策[J].编辑之友,2004,(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