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问题论文: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与流动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论文: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与流动人口问题

ID:9689288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5

人口问题论文: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与流动人口问题_第1页
人口问题论文: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与流动人口问题_第2页
人口问题论文: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与流动人口问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口问题论文: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与流动人口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人口问题论文: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与流动人口问题本文导航1、首页2、北京流动人口的增长趋势3、【摘要】本文是小编为您奉献的精编范文人口问题论文:推进新型城市化中的人口问题及对策思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全面建立,我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城市化进程得到了迅速的提升,但是同时也伴随了一系列有关人口、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人口方面探讨,对人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人口问题,进行了认真多方面的分析思考,并提出几点建议,

2、望有利于促进我国当前正在推进的新型城市化的发展。一、新型城市化的概念界定新型城市化概念的提出是基于传统城市化提出的,在中国,传统城市化是城乡之间不协调的发展,城市没有带动郊区的发展;城市内部也存在较大的贫富差距;城市分布不均衡,大城市集中发展,造成其房价远远高于其他中小城市;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也形成了较大的冲突。针对这些弊端,我国在城市化集中飞速的时期,提出并逐步实施新型城市化的道路,这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利国利民的好方针,所谓新型城市化是指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

3、以全面协凋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功能完善、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新型城市化对人的要求也突破了传统城市化,单一的人口从乡村到城市转变的过程,新型两个字也注定了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多方面的要求。二、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问题1 人口数量的均衡问题。目前我国人口数量虽然基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人口生育水平呈现严重的不平衡趋势。农村地区生育率较高,城市却较低,且差距加大。贝克尔从孩子收益曲线的角度,证明了经济条

4、件好的家庭重视孩子的质量,轻视孩子的数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出现了人口逆淘汰的观点(穆光宗等,1993)。人口逆淘汰导致城市人口相对增长缓慢,而农村人口增加迅速,加大了人口城市化的力度,增加了新型城市化的难度。2 人口素质依然较低。人口素质的内涵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人体素质方面主要是出生人口缺陷严重和残疾人口基数大,我国每年新增80-120万例出生缺陷儿,各类残疾人总数达8296万人。残疾人口给社会增加了巨大的负担,每年国家要拿出很大一部分资金来解决他们的生活,教育,心理等方面的问

5、题,对于新型城市化的推进,起到了很大的阻碍。科学文化素质主要从教育方面讨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有了很大进步,平均受教育年限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超过8.7年,但是相比发达国家仍然差距较大。目前各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平均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而我国的比重一直处于4%以下。3 人口结构的问题。当前人口结构最大的问题是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性别比的严重失调。计划生育实施以来,我国人口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人口老龄化的急剧上升

6、。1999年60岁以上老年人数超过10%,我国正式进入老年型社会,2009年这一比例到达了14%。伴随老龄化的加剧,对于当前并不强大的国家和并不富裕的国民来说是一大难题,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较差,需要投人较多的医药物质;老年人生活料理困难,需要有人照顾;老年人心理问题较多,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因此,要建设新型城市化,务必处理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自80年代实施严格一胎化的计划生育生育政策以来,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据统计,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1982年为108.5,1990年为111.3,2000年为116.

7、9,2005年为118.9。这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的出现对新型城市化的建设将带来极大的危害和严重的后果。三、对策思考1 要在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过程中,开展多形式、大规模的普法宣传、咨询活动,使法律法规家喻户晓。即尊重人民群众作为计划生育主人的地位,又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全国计生系统要会同有关部门广泛开展政策服务,切实做到生育政策宣传到家、服务到人,真正将人口数量稳定在合理范围之内。尤其是农村地区做好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的宜传,奖励独生子女户,对独女户实施经济补助。2 重

8、视教育,开展学校教育后多样化的培训,大力推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换,为新型城市化提供更好的人力保障。我们要加强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学校的教育是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换的重要方式,但它也只是一个过程,并不是说完成了教育,就从资源转换成了资本。学校教育毕竟大多数时候是在校内,因而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轨,需要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政府和企业结合起来重视对他们的实际培训。新型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