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早期干预后的效果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早期干预后的效果

ID:9690665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5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早期干预后的效果_第1页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早期干预后的效果_第2页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早期干预后的效果_第3页
资源描述: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早期干预后的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早期干预后的效果【关键词】产妇;产后抑郁症;原因;早期干预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性疾病,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对婴儿的情感、智力和行为产生不利影响,据报道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在3.5%~37.3%不等[1],成为产科护理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分析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采取了早期干预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2001年6月至2006年6月在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娩后的产妇5016例进行访视和调查,经详细询问,排除既往有个人精神病史或智力水平低下的孕产妇16例

2、,纳入研究对象的5000例中,初产妇4802例,经产妇198例,年龄19~40岁有680例患有产后抑郁症(发病率13.6%)。  对2005年1月至2008年2月住我院分娩产妇19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80例,两组产妇既往均无精神病史,其中年龄、孕期、文化程度等相关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根据住院后产妇的病史和分娩记录(排除既往有精神病史或智力水平低下者),由经过问卷调查培训的产科护士进行产后访视和问卷调查,对选择的对象,首先陈述访视和调查的目的,征得同意后,产

3、妇自答问卷,了解抑郁症的发生情况及原因,并进行统计。  1.2.2干预方法我们对纳入研究的1960例住院产妇均予常规孕产期保健与护理。干预组同时给予认知疗法进行护理。具体内容包括:(1)营造一种家庭化的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实施全程陪伴分娩,消除孕产妇的陌生感、恐惧感和孤独感。(2)深入了解产妇的心理,应用认知矫正技术,直接提问或启发性提问,引出自动性思想,如与丈夫的关系,对分娩、哺乳、育儿、内心真实感受,对分娩以后的负性情绪如挫败、抱怨等进行评价、识别和评论,确定其认知存在的问题。(3)针对问题,矫正不良信念,鼓励其自我分析、自我控制、自

4、我监察,指导她用合理的观念代替不合理的想法,正确对待现实,提高产妇的自信心和自尊感,从而接纳孩子,接纳自己。(4)加强与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争取家庭的配合,尤其对新生儿有性别期盼的家庭要给予疏导、解释,避免家庭、社会因素给产妇增加外源性的压力,尽量满足孕产妇的生理和心理要求。  1.2.3评价方法与标准由经过问卷调查培训的产科护士用抑郁量表(SDS)于产妇出院前测评,SDS包括20个条目,每个条目按1~4分四级评分,最高分为80分;SDS>51分者,再由本院精神科医师协助产科护士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复评,HAMD包括24项

5、,每项采用0~4分5级评分,其中第4、5、6、12、13、14、17、18、21项采用0~2分3级评分,HAMD总分<7分为正常,7~17分为轻度抑郁,17~24分为中度抑郁,>24分为重度抑郁[2]。表1产后抑郁症发病因素调查结果  1.2.4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2.1.3家庭因素产妇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如失业、夫妻分离、亲人病丧、家庭不和睦等是促发产后抑郁症的重要诱因。另外参与护理新生儿使产妇疲劳可加重压抑。  2.1.4社会文化因素产妇的健康状况,社会支持系统、经济状况,对事物的认知及文化程度等。如低龄、单亲、低社

6、会地位、低学历、低收入、新移民等均可增加产妇产后抑郁的易感性。  2.2两组产妇发生抑郁症情况见表2。表2两组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症情况比较  3讨论  产后抑郁症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精神疾患[4]。不仅影响家庭功能和产妇的亲子行为,严重者还可危及产妇和婴儿的健康与安全[5]。其发病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发病率较高,因此要从生理、心理、家庭、社会诸因素给予防治和护理。本组结果显示:干预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早期干预认知疗法对产后抑郁症的预防有着积极的作用。认知疗法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绪和行为理论

7、,通过认知和行为来改变其不良认知和功能失调性态度[6]。对产妇的认知护理可帮助孕产妇针对其抑郁的原因实施自我控制、自我监察、自我分析、自我强化等方法,改变对自我环境及未来的错识和否定认知,控制一切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消极因素,正确发挥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增强产妇对自身能力的信任,使孕产妇处于最佳身心状态来照护新生儿,对促进母婴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  1张欣,屠青,席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34(4):236-238.  2屠丽君,麻丽萍,徐国彬,等.脑血管疾病人抑郁状态调查及护理对策.

8、护理学杂志,2001,16(8):463.  3胡巧孔,宁玉萍.初产妇产后抑郁的护理干预探讨.护理学杂志,2003,18(12):924.  4岳英,张建光,王伟,等.632名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